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象,色彩鲜明,意境幽深。开篇“十亩苍苔绕画廊”一句,设定了一个被苍苔覆盖、宛如画中的庭院场景,苍苔在这里不仅仅是绿色的植物,更是秋天特有的意象,为后文的红叶预留了视觉和情感上的对比。
紧接着,“几株红树过清霜”则将视线引向那些散落的红色之中,红树在清晨的霜气中显得格外鲜明,既是秋色的典型写照,也为诗人心中的高情提供了物质基础。
“高情还似看花去”一句,诗人的高远情怀如同观赏花朵一般,无论是在春天还是秋日,这份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永远不变。这里的“花”或许并不特指某种花卉,而是自然之美的代名词。
最后,“闲对南山步夕阳”则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那座南山,踏着渐渐西沉的夕阳。这不仅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夕阳之下,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诗人在这份宁静中与自然达成了某种默契。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美丽景象的独到领悟,以及他那高洁的情怀。
翦水飞花,裁冰作絮,龙宫不管严寒。
斜侵风帽,吟鬓忽衰残。
谁念梁园倦客,黄金尽、作赋才悭。
飘流久,寒欺敝褐,犹事马蹄间。
儿时曾纵猎,呼鹰野外,落雁云端。
猛呼酒霜*,湿遍红鸳。
倚马酣歌秦妓,紫貂暖、不上裘船。
今迟暮,翩翩孤剑,寂寞度桑乾。
**微露,熏骨浓芳,清暑绝点珠玑。
不梦风寒,繁艳自有冰肌。
尽任蛮烟瘴雨,向炎州、偷换朱衣。
情缘短,绝无芳梦,飞度江*。
犹托传来纤手,蔼香名三日,赏遍吴姬。
纵使馨儿妖丽,谁与心期。
伤情坠楼恩重,忍尘沙、玉*珠遗。
余韵在,返清魂、环佩夜归。
一春剩雨悭晴,闷来闲检床头历。
农占候应,今朝甲子,初开霁色。
草径泥融,柳桥风劲,尚妨吟策。
有幽轩水净,官*春透,尽可一,觞闲集。
重碧满浮云液。
奈长歌、此情无极。
觥筹交错,*篪迭奏,席珍连璧。
列屋修蛾,主家阴洞,漫然倾国。
任醉魂直到,芙城待问,似他丁石。
嫩冰池沼。
泽国寒初峭。
梅乍坼,春才早。
朱门歌管矗,绣阁沉烟袅。
欢宴处,神仙一夜离蓬岛。
九十过头了。
百岁看看到。
须听取千年调。
人夸嫫母妍,我觉彭*少。
强健在,看儿历遍中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