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积雨清浮埃,晓日照耀金银开。
草堂阴深冷竹树,石梁滑澾攲莓苔。
千峰苍翠净如拭,白云不放枫叶赤。
何人艇子出清江,水落山高如赤壁。
昨夜天寒霜露零,山人不归猿鹤惊。
孤松三径依旧在,僮仆正迟陶渊明。
秋山积雨清浮埃,晓日照耀金银开。
草堂阴深冷竹树,石梁滑澾攲莓苔。
千峰苍翠净如拭,白云不放枫叶赤。
何人艇子出清江,水落山高如赤壁。
昨夜天寒霜露零,山人不归猿鹤惊。
孤松三径依旧在,僮仆正迟陶渊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画卷。首句“秋山积雨清浮埃”,以秋雨洗净山间尘埃,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晓日照耀金银开”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阳光比作金银,生动地展现了清晨阳光照耀下山林的璀璨景象。
“草堂阴深冷竹树,石梁滑澾攲莓苔”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环境,竹树环绕,石梁上长满了青苔,透露出一种幽静与自然之美。接下来,“千峰苍翠净如拭,白云不放枫叶赤”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峰的苍翠与云彩的洁白,以及枫叶未红的季节特点,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何人艇子出清江,水落山高如赤壁”则引入了历史典故,将画面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最后,“昨夜天寒霜露零,山人不归猿鹤惊”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山中动物的反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而“孤松三径依旧在,僮仆正迟陶渊明”则以孤松象征坚守与等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林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禅师古豪英,识之恨已晚。
浩气虽自充,灵标固天产。
琼枝玉府秀,春波镜湖满。
妙趣玄中玄,高谈简复简。
痊予万古病,金刀刮昏眼。
朗如秋月明,不害浮云生。
始知金仙教,六幽同一情。
一情亦何有,纷纷逐妍丑。
遂令世上人,浮沉嗟白首。
我愿卿相知,荐师为国师。
一言了万化,尧舜诚无为。
逢时扬至道,旷劫开群迷。
儒佛实皆圣,胡为相是非。
本亡末愈弱,行伪言空持。
呜呼可奈何,师也予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