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述贤人业,何因降互乡。
周公旧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气弥冲斗,雄源甚决潢。
月中灵桂老,春外宝芝芳。
远似天无翳,清如塞有霜。
日星图舜禹,金石颂成康。
涡曲风骚盛,营丘学校光。
至精含变化,大手凿洪荒。
崧岳词欺甫,甘泉价掩扬。
满朝当讽诵,终古岂遗忘。
恍若探龙际,森疑履虎傍。
半生游此道,观海特茫茫。
祖述贤人业,何因降互乡。
周公旧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气弥冲斗,雄源甚决潢。
月中灵桂老,春外宝芝芳。
远似天无翳,清如塞有霜。
日星图舜禹,金石颂成康。
涡曲风骚盛,营丘学校光。
至精含变化,大手凿洪荒。
崧岳词欺甫,甘泉价掩扬。
满朝当讽诵,终古岂遗忘。
恍若探龙际,森疑履虎傍。
半生游此道,观海特茫茫。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他以赞颂和感激的语气,向晏尚书致意,感谢对方近作的赠送。诗中,范仲淹首先表达了对贤人事业的继承,以及自己为何能与晏尚书这样的才俊交流的感慨。他赞美了周公和孔子的才华,并将晏尚书的作品比作月中的灵桂和春外的宝芝,显示出其高雅的品质和深远的影响。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晏尚书作品的气势磅礴,如同日月星辰照亮舜禹的时代,金石铭记着成康盛世的辉煌。他还提及了《诗经》和《楚辞》的繁荣,以及晏尚书的学识在营丘等地的教育中所散发的光芒。范仲淹认为,晏尚书的作品深藏智慧,具有变化无穷的力量,仿佛开天辟地的大手所创。
最后,他用“崧岳词欺甫”来形容晏尚书的文采超越杜甫,而“甘泉价掩扬”则暗示其作品的价值被高度评价。诗人期待全朝都能诵读并珍视这些佳作,认为它们将永载史册,不会被遗忘。结尾处,诗人感叹自己半生沉浸于文学之道,面对晏尚书的作品,感到如同探索龙潭虎穴般深邃,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海洋般的敬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