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参差,春城迥、驿楼高出。
阑干外、遥山数点,断云千尺。
斜日半江鸣去橹,落梅满地悲长笛。
念有谁、抚景独伤神,天涯客。江南使,无消息。
桃叶渡,迷踪迹。渺孤舟何处,水云遥隔。
雁后坐看行计晚,花前不奈离愁积。
问几时、天意借周郎,东风力。
官柳参差,春城迥、驿楼高出。
阑干外、遥山数点,断云千尺。
斜日半江鸣去橹,落梅满地悲长笛。
念有谁、抚景独伤神,天涯客。江南使,无消息。
桃叶渡,迷踪迹。渺孤舟何处,水云遥隔。
雁后坐看行计晚,花前不奈离愁积。
问几时、天意借周郎,东风力。
这首明代陈霆的《满江红·书京口驿楼中》描绘了一幅春天傍晚的凄美画面。词人站在官柳参差、春城高耸的驿楼上,远眺群山如点,浮云缭绕,夕阳映照江面,传来船夫的摇橹声和落梅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氛围。词人感叹自己身为天涯游子,无人共感此情,心中充满思念和期待。
“江南使,无消息”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担忧和期盼,而“桃叶渡,迷踪迹”则暗示了旅途的迷茫和失落。词人想象着小舟在浩渺的水云间漂泊,不知所终,内心充满了离愁。他望着雁阵南飞,感叹自己的行程遥遥无期,花开花落,离愁却日益深重。
最后,词人以周瑜自比,期盼上天能借东风之力,助他早日完成使命或归乡,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期待。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