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逢白雁滩,滩声急如雨。
扁舟势逆上,百丈难遽举。
风寒云欲坠,冰洁石可数。
寒冬景萧条,况我值羁旅。
故居日已远,所思在儿女。
有雁不寄书,虚名亦何取。
前逢白雁滩,滩声急如雨。
扁舟势逆上,百丈难遽举。
风寒云欲坠,冰洁石可数。
寒冬景萧条,况我值羁旅。
故居日已远,所思在儿女。
有雁不寄书,虚名亦何取。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过白雁滩》描绘了诗人行舟过滩的艰辛与孤寂之感。首句“前逢白雁滩”,点出诗人行程中的特定地点,白雁滩名以雁得名,暗示季节或环境特征。接下来,“滩声急如雨”形象地写出滩水汹涌,声音嘈杂,如同骤雨般猛烈。
“扁舟势逆上,百丈难遽举”两句,通过舟行的艰难,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力的渺小和无奈。风寒云欲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而“冰洁石可数”则描绘出冬季景色的清冷和荒凉。
诗人身处异乡,“寒冬景萧条,况我值羁旅”,流露出孤独和思乡之情。他感叹“故居日已远,所思在儿女”,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尤其是对子女的思念,显示出亲情的深厚。
最后两句“有雁不寄书,虚名亦何取”,借白雁不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传递思念的无奈,同时也暗含对虚名的反思,认为即使有才华或名声,若不能传达真情,也失去了其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亲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水风清暑,记平湖十里,寒生纨素。
罗袜尘轻云冉冉,彷佛凌波仙女。
雪艳明秋琼肌沁露,香满西陵浦。
兰舟一叶,月明曾到深处。
谁念玉佩飘零,翠房凄冷,几度相思苦。
异地相看浑是梦,忍把荷觞深注。
碧藕多丝,翠茎有刺,脉脉愁烟雨。
江云撩乱,倚阑终日凝伫。
羡春风五马,恨无计,驻征鞍。
想胶漆真情,云烟高兴,诗酒清欢。
当时与君年少,到而今、双鬓总成斑。
几度批风抹月,几番临水登山。
驿途吟袖尚轻寒。
珍重且加餐。
怕到郡之时,民须加爱,事要从宽。
风流赏音人去,纵朱弦、有曲为谁弹。
明日倚楼凝望,雁回早寄平安。
九日西城路。
滟平川、黄云万顷,碧山无数。
百尺危楼堪眺望,抖擞征衫尘土。
又惹起、悲凉今古。
佩玉鸣銮春梦断,赖高情、且作风烟主。
嗟往事,向谁语。
人生适意真难遇。
对西风、满浮大白,狂歌起舞。
便得腰悬黄金印,于世涓埃何补。
愈想起、渊明高趣。
莫唱当年朝士曲,怕黄花、红叶俱凄楚。
愁正在,雁飞处。
井梧叶下,西风正喜洗尘颜。
犹然火甑之间。
谁酿一天霖雨,爽气满河关。
甚忧民老子,顿觉心宽。
风亭月轩。
更何用、种琅*。
自有平生节操,未老投闲。
群鸟声里,又惊觉、黄梁梦一番。
沉醉后、处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