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事业到公传,待月轩中世有贤。
剖竹少劳麾戟外,持荷今在冕旒前。
文华自足穷三古,政力谁知即九迁。
颍上通家今几许,唤回旧观属苏仙。
黄门事业到公传,待月轩中世有贤。
剖竹少劳麾戟外,持荷今在冕旒前。
文华自足穷三古,政力谁知即九迁。
颍上通家今几许,唤回旧观属苏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喜雨呈三衢苏大使君(其二)》。诗中以“黄门事业到公传”开篇,借黄门官职的传承,赞美了苏大使君的贤能与德行。接着,“待月轩中世有贤”一句,描绘出苏大使君在待月轩中,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品德,成为世人敬仰的对象。
“剖竹少劳麾戟外,持荷今在冕旒前”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苏大使君的政务能力比作“剖竹”,轻松而高效地处理事务,不在战场而在朝廷,展现了他治理国家的卓越才能。“持荷今在冕旒前”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手持荷叶,象征着他的权力与责任。
“文华自足穷三古,政力谁知即九迁”两句,赞美苏大使君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其政治能力也足以影响历史的进程,其功绩深不可测,难以一一列举。这里的“九迁”可能是指古代官员升迁的等级,暗示苏大使君的政治生涯经历了多次重要的晋升。
最后,“颍上通家今几许,唤回旧观属苏仙”表达了对苏大使君的深厚情感。颍上,这里可能指的是苏大使君的家乡或与之有深厚渊源的地方。这句话意为,苏大使君如同一位仙人,能够唤回过去的辉煌,让家乡或曾经的荣光得以重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大使君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才华与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与推崇。
人为愁娇。见风回紫曲,月落红桥。
有心催雀舫,无意听鸾箫。千行杨柳舞蛮腰。
销魂堤畔,魂断重销。浑无语,算只有双星私照。
悄悄。波浩渺。一点檀心,化作如烟抱。
书密偷看,扇低重掩,留下乌丝行草。
天许吴侬得重来,匆匆那怕徐娘老。
山长水远,离情无限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