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支机石,云根几许深。
月明偏得照,烟暝杳难寻。
戏綵留奇迹,重题愧夙心。
长年过半百,摹刻愧知音。
织女支机石,云根几许深。
月明偏得照,烟暝杳难寻。
戏綵留奇迹,重题愧夙心。
长年过半百,摹刻愧知音。
这首宋诗《题南康戏綵堂》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诗中,诗人以织女支机石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幽深的景致。"云根几许深"暗示了石下的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月明偏得照"则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石上,使得这一景象在夜晚更加鲜明,富有诗意。
"烟暝杳难寻"进一步渲染了石堂在烟雾中的朦胧,让人想要一探究竟。诗人提到"戏綵留奇迹",暗指此处曾有仙女嬉戏彩带,留下神奇的痕迹,增加了历史和神话色彩。"重题愧夙心"表达了诗人对能有机会再次题诗于此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表达出心中敬意的遗憾。
最后两句"长年过半百,摹刻愧知音",诗人自谦年事已高,但仍对能在此刻留下墨迹感到荣幸,同时也流露出对能理解自己心意的知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织女传说与现实景色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与欣赏。
快人生行乐,卷江海、人瑶觞。
对满眼韶华,东城南陌,日日寻芳。
吟鞭缓随骄马,殢春风、指点杏花墙。
时听鸾啼宛转,几回蝶梦悠扬。行云早晚上巫阳。
蓦地恼愁肠。待玉镜台边,银灯影里,细看浓妆。
风情自怜韩寿,恨无缘、得佩贾充香。
说兴殷勤青鸟,暂时相见何妨。
四元遇。
过华山、共临秦地,咏歌谈笑,暗阐重阳佳趣。
无为自令人化,有幸天使,官磨相间阻。
东连海上,奋三公高义,大开门户。教行普。
叹我离群,忘形慵举。内省无愆,外患何忧何惧。
三光盛衰,交变万化,恩害相生天地数。留身且住。
待青霄得志,坦然行步。
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
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
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菩提。
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