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女·其三》
《悼女·其三》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刀尺閒抛委箧尘,犹馀丝缕一般新。

把来传玩人惊诧,却道分明腕有神。

(0)
鉴赏

这首诗《悼女(其三)》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女儿的深切怀念与赞美。诗中以“刀尺”为引子,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首句“刀尺閒抛委箧尘”,描绘了刀尺闲置于箱箧之中,蒙上了灰尘的情景。这里的“刀尺”象征着裁剪衣物的工具,同时也暗喻着女儿生前的生活痕迹。随着时光流逝,这些日常用品逐渐被遗忘,仿佛女儿的生命也随时间悄悄远去,留下的是那些曾经熟悉的物件,如今却成了回忆的载体。

次句“犹馀丝缕一般新”,转折之处,诗人笔锋一转,从物转人,以“丝缕”比喻女儿留下的衣物或饰品,尽管经过岁月的洗礼,但依然保持着新鲜与美好。这里不仅赞美了女儿生前的美丽与精致,更寓意着她虽已离世,但那份美好与纯净如同新丝般永恒存在,不因时间而褪色。

后两句“把来传玩人惊诧,却道分明腕有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当人们拿起这些承载着女儿记忆的物品时,无不感到惊讶与赞叹,仿佛能感受到她手腕间蕴含的灵性和技艺。这不仅是对外在美的赞美,更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肯定,暗示着女儿不仅在物质上留下了美好的印记,在精神层面上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情缅怀与赞美。李之世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与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既具艺术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是悼念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淑妃阁端午帖子·其一

蕤宾布序逢良月,条达延祥记令辰。

仰奉椒涂宣内治,永昭芳誉冠虞嫔。

(0)

代家君答闻老诗三首·其三

江山天借使诗昌,太守风流似沈郎。

莫作推敲冲导其,好携佳句过黄堂。

(0)

送临江交代张司理

子房帝王师,溢庆流裔孙。

朅来之萧滩,快睹芝眉温。

亭亭起黄气,中有阴德存。

宜哉孔融表,辐辏排天阍。

通籍何足道,履声还青毡。

嗟我一何幸,夤缘踵符文。

自顾菲且愚,续貂诚所难。

承颜一甲子,夙昔披晤言。

柳浓烟冥冥,鹢舟江吐吞。

顺流急如箭,催鼓且勿喧。

为语徒作恶,且尽沙头尊。

(0)

寄罗机宜竟陵督捕六首·其四

只合笑谈油幕,亦烦亲拥雕戈。

小试异时颇牧,要观方略如何。

(0)

次东坡雪诗十六韵三首·其一

久从云共商,稍与霰相和。

初看稀可数,渐觉多难奈。

如尘塞道起,似块当空堕。

练捣万家砧,糠扬千廪簸。

学舞势僛僛,争辉明瑳瑳。

昆岭玉成灰,闽溪茶出磨。

瘠土总生腴,衡门亦堆货。

樵苏带粉檐,刍秆如冰剉。

朱毂化瑶车,华鞍变毡坐。

儿看废晨诵,犬走妨宵卧。

漫天一远近,盖地均坎坷。

改却松篁青,遮尽粪壤涴。

独有井成穿,惟馀江带破。

处处作花衢,家家产盐课。

银富不忧贫,米多宁患饿。

比兴岂无因,贱贫聊自贺。

(0)

次黄司户红糟韵四首·其二

江南水作桃花红,酿成十五女儿容。

眉山先生忽惊见,一曲便欲拚千钟。

谁传春信过江北,小槽残滴何能丰。

相逢但欲觅苴滓,杯羹为荐霜畦菘。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