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仕途生涯,从少年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早年便能写作并得到皇帝的接见。诗中通过对洛阳城市的描写,以及官员处理案件的能力,展示了其地位的提升和能力的认可。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似乎在告别过去的职责生活,而转向一种更为平淡的存在。这样的情感流露,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