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情苦欲愁肝肾,至味酸留在齿牙。
五夜钟鸣身一叶,兰亭真本落谁家。
吟情苦欲愁肝肾,至味酸留在齿牙。
五夜钟鸣身一叶,兰亭真本落谁家。
这首诗情感深沉,以“哭汪大容甫四首(其四)”为题,透露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首句“吟情苦欲愁肝肾”,诗人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愁绪,仿佛连肝肾都为之沉重,形象地描绘了哀伤的情绪。次句“至味酸留在齿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内心的酸楚比喻为留在舌尖的酸味,生动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刻与持久。
接着,“五夜钟鸣身一叶”,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个人比作随风飘荡的一片落叶,在深夜的钟声中显得格外孤独和脆弱,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最后,“兰亭真本落谁家”,则以兰亭集序这一文化符号,寄托了对逝者才华与影响力的追思,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又归于何处?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也反映了对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文化贡献的缅怀,同时也触及了生命、时间与文化遗产传承等深刻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遥遥天马山,群行出城外。
涧水东南流,禾黍资灌溉。
地幽抱神界,穴秘聚生气。
绣衣念厥祖,营为卜迁计。
谓彼谷城藏,于中犹有悔。
兹焉事改作,辛勤阅年岁。
种树皆十围,畚土非一篑。
魂气无不之,体魄永攸利。
夏官如有知,含笑于下地。
载诵思亭章,令人发深嘅。
幽人恋坟墓,搆此山泽居。
层峦代屏障,积石当阶除。
飞泉漱琼瑶,灵籁鸣笙竽。
清音度回风,颓响栖芳株。
入耳尽成曲,喈喈良不殊。
临轩睇冥鸿,坐石见游鱼。
飞潜各有适,悠然忘所如。
缅怀放鹤人,不得同交娱。
商歌满天地,如与金石俱。
富贵非吾欲,逍遥真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