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
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
抔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
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
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
抔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
这首诗名为《念奴娇(其十六)》五和,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之手。诗中融合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首句“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通过提及明朝隆庆至乾隆年间的历史事件,以及两位长者所留下的文书记录,开启了诗篇的历史回顾。接着,“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则表达了诗人个人经历中对于编撰史书和朝廷忠诚事迹的关注。
“抔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三句,则是对历史人物张巡的勇武形象的描绘。张巡为唐代名将,以其忠义著称,这里诗人通过生动的手法,展示了对这位英雄将领的崇敬之情。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的德行和功绩无法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从而流露出一丝自谦之意。
接下来的“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四句,则是诗人对于年华老去、往昔繁华不再,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追问和遗忘的感慨。
最后,“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两句,通过描绘一个场景——可能是一种仪式或庆典中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后代是否能认识和记住这些历史人物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历史事件、个人经历以及英雄人物的复杂情感态度。
言陟兹山来,青翠邈难匹。
十步一长吁,奇险不可悉。
引领望中峰,云间没复出。
聿想山中人,定有王乔术。
忽然微雨过,寒风吹萧瑟。
行路岂不难,奇赏会须毕。
回首眺冥濛,前路忽已失。
夕烟开晚晴,乱山照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