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绛节下林丘,万里银槎上斗牛。
圣代已兴周礼乐,大儒宜法鲁春秋。
上林花雾冥冥湿,太液恩波浩浩流。
清夜梦回高阁远,一蓑烟雨泛渔舟。
五云绛节下林丘,万里银槎上斗牛。
圣代已兴周礼乐,大儒宜法鲁春秋。
上林花雾冥冥湿,太液恩波浩浩流。
清夜梦回高阁远,一蓑烟雨泛渔舟。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般的景象,以“五云绛节下林丘”开篇,仿佛有五彩祥云带着华美的仪仗降临山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万里银槎上斗牛”一句,将读者带入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想象着在遥远的星河中航行,充满了浪漫与神秘。
“圣代已兴周礼乐,大儒宜法鲁春秋”两句,既是对古代文明的高度赞美,也暗含对当下时代文化的期许。这里提到的“周礼乐”和“鲁春秋”,分别指代周朝的礼仪音乐和儒家的经典《春秋》,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上林花雾冥冥湿,太液恩波浩浩流”描绘了一幅春日里上林苑中花雾弥漫、太液池水浩荡流淌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最后,“清夜梦回高阁远,一蓑烟雨泛渔舟”则以梦境结束,想象着在宁静的夜晚,从高阁之上回望,仿佛置身于烟雨蒙蒙的渔舟之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感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颂。
世人行已多愧天,兴衰变幻如浮烟。
程氏承家惟种德,世泽如水流蜿蜒。
笃生封君能述事,长桥特驾河之次。
青云端望子成名,驷马何劳客题字。
忠壮云仍今几房,封君真足增前光。
济人自是阴功厚,食报早见鹓雏翔。
春风射策金銮殿,敕使传宣催赐宴。
冬官政绩帝所嘉,锦诰恩封人共羡。
积善由来庆有馀,从兹万里皆亨衢。
行见公侯复其始,纷纷薄俗谁能如。
贵溪之山凌紫虚,一双彩凤山中居。
呼吸三气吞华腴,翱翔千仞超尘污。
从教沧海成丘墟,雄鸣雌应长康娱。
孕秀还生瑞世雏,九苞文彩春华敷。
朝阳碧梧千万株,春风满地阴扶疏。
凤雏高飞栖碧梧,长鸣喜听谐笙竽。
好音终始期不渝,唤回四海为唐虞。
双凤之心当益愉,遐龄应与乾坤俱。
望军都兮穹窿。雄关峙兮居庸。苍翠兮蒙茸。
纷苒苒兮凌风。城巍巍兮两山。临玉塞兮跨高寒。
车辚辚兮结驷,风萧萧兮木叶殷。淙悬崖兮珊珊。
恍鸣琴兮清弹。闻仙人兮昔降,遗玉枕兮不刊。
召韩生兮肃之,乃顾余兮一粲。
驾黄鹄兮高飞翔,薄层云兮入霄汉。
皇风畅兮八极。荡胡尘兮灭熄。
邀浮丘兮赋诗,歌四海兮宁一。
名家见说十年前,冠盖欣同锦绣筵。
帝里九重瞻汉阙,客乡千里乐尧天。
香浮磁瓮春倾醴,火热山庖晓斫鲜。
醉后谁传砂法秘,振衣欲去且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