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蠖庵司李改除归鄗上》
《送李蠖庵司李改除归鄗上》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锦袍玉管进贤冠,琰琬文坛格外看。

尅意已多平反狱,爱人尤羡古刑官。

江头雨气催帆急,寺里钟声续话难。

料理乌藤挑箬帽,访君定向五云端。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即将离任归乡的官员李蠖庵的形象与心境。首句“锦袍玉管进贤冠”,以华美的服饰和象征高洁的进贤冠,展现了李蠖庵的尊贵身份与高尚品德。接着,“琰琬文坛格外看”一句,通过比喻文坛如美玉般珍贵,表达了对李蠖庵文学才华的赞赏。

“克意已多平反狱,爱人尤羡古刑官”两句,赞扬了李蠖庵在任期间公正无私,不仅致力于平反冤狱,更体现了他对人民深切的关怀与爱护,如同古代的刑官一般,深受百姓敬仰。

“江头雨气催帆急,寺里钟声续话难”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凄美与不舍,江边的雨势催促着行舟,寺里的钟声却难以继续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离别的伤感与不舍。

最后,“料理乌藤挑箬帽,访君定向五云端”表达了对李蠖庵归乡后生活的期待与祝福,想象他将带着乌藤杖和箬帽,前往那遥远而宁静的五云端,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李蠖庵形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离别与归隐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与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洛阳春.摩诃庵看牡丹

映日齐开红萼。霞光交错。

独从初地占侬春,似空谷、佳人托。忆昔看花张幕。

天香薰酌。只今惆怅近雕栏,将胜事、思量着。

(0)

醉太平.春闺,用方虎偶作韵

花开亚枝。鹊飞绕枝。临风偏恼萱枝。道春归有期。

窗悬网丝。琴闲凤丝。伤心聊写乌丝。问人归几时。

(0)

浣溪沙·其十九送何同知士鳌

富春向来碧溪长。

昭德祠前草树香,劳君三载护甘棠。

闻道儿童留别驾,谁教风雨送归航。

眼中清浊付沧浪。

(0)

菩萨蛮·其四送闻人副使铨之湘南

昨夜都门新过雨。秋水秋风生潞渚。有客正南行。

图书画舫轻。文昌运执法。芒采光如月。

路已近衡阳。思君湘水长。

(0)

惜分飞·其四本意,庚寅夏作

一朵花铃红豆蔻。闻道玉人消瘦。铜舆重邂逅。

约来岁放灯时候。望郎不见将郎咒。

细摺银泥小袖。轻向崔娘嗽。萧郎补过难依旧。

(0)

芳草渡.偶见

朱靺鞨,翠箜篌。轻艳处,十三楼。徘徊雁柱自微搊。

香阁内,绣帐里,不曾愁。春如线。人似燕。

恨煞东君作践。薰宝鸭,倚秦篝。

绿鬟腻,红潮浅,越风流。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