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治峰前松桧寒,旧游从此解归鞍。
著身泉石无心客,主掌云山正额官。
老去隐居居紫府,新来杂压压黄冠。
门东曾有刘仙洞,剥藓携筇试扣看。
圣治峰前松桧寒,旧游从此解归鞍。
著身泉石无心客,主掌云山正额官。
老去隐居居紫府,新来杂压压黄冠。
门东曾有刘仙洞,剥藓携筇试扣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岳珂在圣治峰前游览的情景,感受到松桧带来的清凉气息,勾起了对往昔游历的回忆。他决定卸下旅途疲惫,投身于自然之中,做一个无心于世俗的隐士。诗人自比为掌管云山的官员,寓言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超然的地位。他提到自己即将隐居在如仙境般的紫府,而新近的帽子似乎也暗示着身份的转变,可能是指道士的服饰。最后,诗人回忆起门东的刘仙洞,意欲亲自前去探寻,剥开苔藓,手持竹杖轻扣洞门,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友赵季茂的亲切问候。整首诗以景抒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心境。
县公筑堰东九里,大堤横截长溪水。
引流下注万顷田,禾稻翻风翠云起。
去年陂堰未曾开,况值亢旱天为灾。
城中乱罢正萧索,兼无秋实人民哀。
今年争看决渠雨,龙骨长闲挂梁梠。
老农仰卧歌南风,但知欢乐无所苦。
君侯事业如白公,流芳千载无终穷。
愿公更展作霖手,均此德泽四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