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择名山老,江流尽有源。
金轮承雨露,华首接云根。
一榻长霄迥,千峰古木繁。
终焉复何憾,相视欲无言。
不择名山老,江流尽有源。
金轮承雨露,华首接云根。
一榻长霄迥,千峰古木繁。
终焉复何憾,相视欲无言。
这首诗描绘了归宗山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禅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之水的源头,仿佛它不择名山而流淌,最终汇聚成江河,寓意着生命的流转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不择名山老,江流尽有源”,开篇即以江水流淌为喻,表达出万物皆有源头,生命与自然循环往复的哲理。这里“不择名山老”暗示了生命的不拘一格与时间的流逝,而“江流尽有源”则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连续性。
接着,“金轮承雨露,华首接云根”,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山中的景象描绘得既壮丽又神秘。金轮可能象征着太阳或某种神圣的光芒,承接雨露,寓意着滋养与成长;华首与云根则分别代表了山的顶端与根基,两者相连,展现出自然界中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
“一榻长霄迥,千峰古木繁”,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宁静而深远的景象。一榻长霄迥,可能是指在高处的一块平地,与广阔的天空相连,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千峰古木繁,则展现了山林的茂密与古老,暗示着时间的悠久和自然的永恒。
最后,“终焉复何憾,相视欲无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与敬畏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所有的言语都显得多余,只有通过眼神交流,才能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无限敬仰与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宗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合了禅宗思想与自然哲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无棣城边春欲暮,卧龙冈上花如雾。
年年醉彻武陵烟,至今记得桃源路。
桃源遍地桃花水,翠屏高傍层城起。
宁可馀姿点绿芜,?将浮艳誇秾李。
始看一径盘空曲,渐入千枝散朝旭。
满树残霞烂不收,一天香雨飞红玉。
白云深锁扬子居,青山自爱陶公庐。
平芜十里閒看鸟,春水一竿不羡鱼。
大隐何须分出处,赏心岂必长林莽。
桃李浓滋华省阴,公门自是韶华主。
绥山一颗忆仙家,绝胜河阳万树花。
岁岁愿公悬水镜,长将秋实代春华。
六鳌镜没三山立,风吹舶趠天吴泣。
两两屏障星模糊,逼视双龙墨痕湿。
刑部家亡胜国秋,百年彝器有谁收。
兵火摧残盗胠箧,舟移壑徙水东流。
此图不信有还理,龙之为灵昭昭矣。
画师画龙通龙语,龙乎龙乎奈何许。
人间好赝无真龙,龙今下天天朦朦。
不如画上僧繇壁,待汝飞鸣雷雨夕。
江南财赋地,逋课八百万。
奉命往釐之,何以起涂炭。
吴平籍官田,租倍他郡半。
累减少苏息,平米法称善。
揆纲运立簿,辖总收握算。
置仓名济农,赈贷取赢羡。
水次得兑交,转漕去前患。
折草以帖斋,纳布式毋乱。
损耗供账科,缺额盐龟赡。
时复屏驺从,父老咨询遍。
忽焉匹马骑,往来历圩岸。
安知都堂尊,衣服固敝烂。
淤壅浚三江,沙柴垦二县。
馀波逮邻封,乞籴役舟泛。
岁积不可校,修葺广营建。
馈遗匪乾没,渔蠹或欺谩。
公物归之公,张弛为济干。
朝士丛谤议,奸民迭构煽。
二十一年前,十家九逃窜。
苦心著成劳,凶荒饱餐饭。
乃不以为功,抚膺发长叹。
郎署昔浮沉,挨宿资靖献。
张说珠记事,杨愔曲障面。
竹木贮陶侃,阴阳册刘晏。
以此经世才,况当土木变。
不得立于朝,度之绌攻战。
嗛嗛意未已,保全荷深眷。
厥后吴大饥,何人迹克践。
处处祭生祠,哭声震淮甸。
《周文襄忱》【清·严遂成】江南财赋地,逋课八百万。奉命往釐之,何以起涂炭。吴平籍官田,租倍他郡半。累减少苏息,平米法称善。揆纲运立簿,辖总收握算。置仓名济农,赈贷取赢羡。水次得兑交,转漕去前患。折草以帖斋,纳布式毋乱。损耗供账科,缺额盐龟赡。时复屏驺从,父老咨询遍。忽焉匹马骑,往来历圩岸。安知都堂尊,衣服固敝烂。淤壅浚三江,沙柴垦二县。馀波逮邻封,乞籴役舟泛。岁积不可校,修葺广营建。馈遗匪乾没,渔蠹或欺谩。公物归之公,张弛为济干。朝士丛谤议,奸民迭构煽。二十一年前,十家九逃窜。苦心著成劳,凶荒饱餐饭。乃不以为功,抚膺发长叹。郎署昔浮沉,挨宿资靖献。张说珠记事,杨愔曲障面。竹木贮陶侃,阴阳册刘晏。以此经世才,况当土木变。不得立于朝,度之绌攻战。嗛嗛意未已,保全荷深眷。厥后吴大饥,何人迹克践。处处祭生祠,哭声震淮甸。
https://shici.929r.com/shici/bxVG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