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封连岭海,风土似江吴。
仙去山藏乳,商归斗算珠。
劭农多乐岁,厉俗有通儒。
已过炎关了,吾行且缓驱。
提封连岭海,风土似江吴。
仙去山藏乳,商归斗算珠。
劭农多乐岁,厉俗有通儒。
已过炎关了,吾行且缓驱。
这首诗描绘了兴安地区的地理风貌与人文特色。首句“提封连岭海,风土似江吴”以辽阔的疆域和独特的地域风情开篇,将兴安与江南吴地相比较,暗示其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的相似之处。接着,“仙去山藏乳,商归斗算珠”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前一句以“仙去山藏乳”形容山中隐逸之士或仙人踪迹难寻,后一句以“商归斗算珠”描绘商业活动的繁忙与精明,展现了兴安地区既有人文雅致又不乏经济活力的特点。
“劭农多乐岁,厉俗有通儒”则进一步展示了兴安地区的社会风貌,前一句赞扬了农业的繁荣与丰收,后一句提到有学问的学者在教化民众,推动社会风气向好发展。最后,“已过炎关了,吾行且缓驱”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以及在欣赏完这里的美景与文化后,希望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兴安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和社会风貌,传达出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露点苔纹,雨跳荷盖,开到新秋兰雪。
想蝶褪粉轻,鲛弹泪热。
尚酝几丝幽怨,逗眉月、纤纤更清绝。
玲珑透过,噀花风过,三来十斛。低缀。乍明灭。
爱嫩蕊静娟,妙香腻滑。在薜荔墙阴,卜葡架隙。
取瀹碧瓷花乳,伴凉夜、萤窗又岑寂。
正帘垂、银蒜秦停,玉柱一声啼鴂。
纤笋森森,凛平剪刀,无惜齿牙。
只烟鬟微散,欠申思绾,檀槽待按,义甲羞拿。
九曲穿珠,三挑索线,度与金针态尚差。
云蓝窄,偶情吟画壁,误了尖叉。深闺乍摈虚华。
笑长爪纡余太不佳。
似挥犀墨客,尽芟枝叶,除蝥田老,力刬萌芽。
痒处难骚,掐时无迹,问郎意如何品骘加。
秋来候,染猩红一点,负却仙花。
沈思往昔,历历事堪惊。长卿病。嵇生性。忒宁馨。
总无成。孤负青灯影,文字瘿。连番屏。叨一命。
迁九鼎。选人行。作吏东京。荐祢随朝觐。乘鄣边亭。
似浮萍蕉梦醒。一晌扬荆。阳六俄经。恨余生。
在京南顷。系狗颈。蛾贼靖。左迁丞。拌断梗。甘画饼。
又扬旌。惹他评。料彻红巾盛。从先事,不曾听。
柴门迥。芸馆聘。然藜青。雅意书檠。依样遭髡刭。
令人瞠。只庾郎霜鬓。柔翰尚多情。此意难平。
并剪声酣,绺云镜里消何处。
新妆争说入时多,薄绾惊非故。莺燕而今漫妒。
沐凉风、香滋微露。垂垂齐项,试比龟兹,阿谁娟妩。
省却晨梳,拢来一半轻如雾。
褪红百匝谢巾绒,押得簪儿住。覆额犹存千缕。
记髫年、花前三五。剩怜山色,螺髻依然,照人窗户。
断港通烟,危岚卷雨,消尽庭阴空碧。
孤城画角下黄昏,飐残旂、乱波如织。南鸿悽恻。
似迟我、倚阑横笛。夜冥冥怕单衣一叶,凉云吹湿。
秋无迹。落木微霜,野鹊惊寒色。
小楼西畔玉绳低,几消磨、醉筇吟屐。半弓残白。
待句起、玲珑帘额。问姮娥、可有海天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