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的《寄谢师直》。诗中通过对过去与朋友分别三年重逢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首句“湖海三年隔”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诗人与朋友相隔已久,跨越了广阔的空间。接着,“相逢塞路中”则描绘出他们在偏远的小路上意外重逢的情景,这种偶遇不仅是空间上的缩短,更是心灵上的沟通。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重逢时的画面。黄金作饮器,不仅象征着豪华,也暗示了一种超脱物质的精神状态。而“白发对春风”则直接点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理变化,白发代表了岁月的痕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春风时,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无奈。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平日里所期望的和谐美好生活,却不知不觉间已步入老年,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时间流逝的力量。
最后,“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悠悠的溪水与安逸的钓鱼,不仅是在物质层面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追求,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抗拒。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