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中多白云,霏霏日如雾。
风吹散又生,更宿檐前树。
轩中多白云,霏霏日如雾。
风吹散又生,更宿檐前树。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轩中多白云,霏霏日如雾",诗人以“多白云”开篇,巧妙地将白云与轩中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霏霏日如雾”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日光,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风吹散又生,更宿檐前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风来时,云雾被吹散,但很快又在另一处生成,仿佛自然界有着无尽的生命力和循环不息的规律。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变化和生命的生生不息。最后,诗人将视线转向“檐前树”,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总有不变的自然之物,给人以安慰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白云、日光、风、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
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余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
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
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特立浮云外,大块可齐驱。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
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立处孤峰万仞,袖里青蛇三尺,用舍付河图。
晞汝阳阿上,濯汝洞庭河。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
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湲。
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
非人世,但鹤飞深谷,猿啸高岩。
如今老疾蹒跚。
向画里嬉游卧里看。
甚花开花落,悄无人见,山南山北,谁似余闲。
住个庵儿,了些活计,月白风清人倚阑。
山中友,类先秦气貌,後晋衣冠。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
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
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
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
有玉枕玉床还在不。
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
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
谁知此,问原头白鹿,水畔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