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一死已许人,高歌忼慨西入秦。
一旦直欲揕吕政,何异只手批逆鳞。
舞阳色变衮龙绝,环柱模糊八创血。
督亢地图秦已知,强燕反是速燕灭。
壮志不就千古悲,易水萧萧云垂垂。
尺八匕首何足恃,当时枉杀樊于期。
丈夫一死已许人,高歌忼慨西入秦。
一旦直欲揕吕政,何异只手批逆鳞。
舞阳色变衮龙绝,环柱模糊八创血。
督亢地图秦已知,强燕反是速燕灭。
壮志不就千古悲,易水萧萧云垂垂。
尺八匕首何足恃,当时枉杀樊于期。
这首诗《渡易水》由宋代诗人周密所作,通过描绘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慷慨赴义的英雄气概与悲剧色彩。
首句“丈夫一死已许人,高歌忼慨西入秦”,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决绝与豪情,他为了承诺,毅然决然地踏上西行之路,前往秦国,准备完成使命。接着,“一旦直欲揕吕政,何异只手批逆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英勇无畏,他直面强敌,如同以一手之力击打逆鳞,形象地表现了其不畏强权、勇于挑战的精神。
“舞阳色变衮龙绝,环柱模糊八创血”描绘了主人公在行动中遭遇的激烈战斗,舞阳的面色因恐惧而改变,衮龙(可能指舞阳的服饰或象征)断绝,环柱上满是模糊的血迹,八处伤口鲜血淋漓,生动展现了战斗的残酷与激烈。
“督亢地图秦已知,强燕反是速燕灭”两句,揭示了主人公行动的目的——获取督亢地图,以图谋对抗秦国,但最终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体现了历史的无奈与悲剧性。
“壮志不就千古悲,易水萧萧云垂垂”表达了主人公虽有壮志未酬的遗憾,但其精神永存,正如易水边的萧瑟秋风与低垂的云彩,象征着英雄虽逝,但其事迹与精神将被后世铭记。
最后一句“尺八匕首何足恃,当时枉杀樊于期”则反思了行动的手段与牺牲,尺八匕首作为工具,不足以支撑起整个计划的成功,而樊于期的无辜牺牲,更是凸显了行动的悲剧性和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英雄的豪情与悲剧命运,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谷粟苟充腹,膏粱非我谋。
禦寒有布褐,奚用袭狐裘。
颜生在陋巷,箪食乐忘忧。
原思处蓬蒿,结驷匪所求。
吁嗟去古远,此道良悠悠。
之子秉夙尚,洁躬企前脩。
力耕畎亩间,行素屏纷尤。
浊酒盈春缸,时稼登寒畴。
营计有恒产,奉亲足甘柔。
长年逢馀暇,既唱还复酬。
内省多自得,外观悉云浮。
人生游寰宇,百岁非千秋。
咄彼利名子,蚩蚩何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