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幽禽恰转更,窥窗残月淡孤灯。
孜孜读诵如吾子,指日菁莪看锡朋。
梦断幽禽恰转更,窥窗残月淡孤灯。
孜孜读诵如吾子,指日菁莪看锡朋。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读书的宁静场景,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与热爱。
"梦断幽禽恰转更"一句,运用了“梦断”来形容夜晚已经过去,而“幽禽恰转更”则是指夜深人静,时钟敲响,更深入夜。这里的“幽禽”可能是对远处传来的鸡鸣声的描写,展现了清晨即将到来之际的宁静与寂寞。
"窥窗残月淡孤灯",则继续渲染夜色未褪的氛围。诗人通过“窥窗”这个动作,捕捉到了那依稀可见的“残月”,以及室内那盏已不那么明亮却仍在燃烧的“孤灯”。这里突出了室外自然界与室内生活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
"孜孜读诵如吾子"一句,用了“孜孜”来形容诗人阅读时那专心致志的声音,如同父亲(吾子)一般严肃认真。这里强调的是对知识的尊重和学习的态度。
最后,“指日菁莪看锡朋”,诗人通过指向太阳,观察那些生长在田野中的菰(一种水生植物),以及那些被锡制成的小工具“锡朋”。这里描绘了春天景象,同时也暗示着学习如同农作一样需要耐心和精细的照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学习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在清晨静谧中追求学问的决心。
急瀑飞高峰,其势必下注。
溪涧一受之,众流悉奔赴。
怪石生当中,冲激作奇怒。
淜湃方鼍鸣,岝崿犹虎踞。
极力为争衡,其意若相妒。
遂令白练飞,莽然四森布。
殷雷鸣一山,喷雪溅百步。
仆夫蹋波行,浅流仍屡渡。
奇观既目眩,异响复心怖。
山行无迟留,见此为少驻。
高咏苍茫间,天风吹日暮。
大星当空芒角生,誓扫欃枪屠鲵鲸。
南渡诗人鸣不平,醉梦苦复思两京。
年逾六百值今日,忧时感事犹此情。
祖宗九庙思神灵,中天日月煌煌明。
嗟翁间关梁益间,伏枥老骥余悲鸣。
中原未复愤所切,焉能守口常如瓶。
六十年中诗万首,肝胆欲向何人倾。
昔读翁诗发长叹,况今烽火魂犹惊。
北风萧萧来天际,空庭落叶寒有声。
座上酒兵且指挥,相期一醉开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