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去微茫,近峰互明晦。
偶与农夫言,飞雨霭而至。
远水去微茫,近峰互明晦。
偶与农夫言,飞雨霭而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芗岩山居时的自然景象和与农夫的邂逅。"远水去微茫"写出了远处的水面在夏日阳光下显得模糊不清,暗示着空间的辽阔和水汽的氤氲。"近峰互明晦"则描绘了近处山峰在光影中的变化,峰峦忽明忽暗,富有层次感。
"偶与农夫言",诗人不经意间与农夫交谈,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朴素与人情味。"飞雨霭而至"以动态的场景收尾,农夫的话音刚落,便飘来了乌云,预示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这句既体现了自然的变幻莫测,也寓含了生活的随机与惊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水景色与日常生活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夏日图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笋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