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门径锁寒松,更向烟萝第几重。
幽鸟啼花归旧谷,应龙飞雨过前峰。
分持皂盖歌千骑,入冠黄扉禄万钟。
一见高吟重兴感,清名长在木阴浓。
山家门径锁寒松,更向烟萝第几重。
幽鸟啼花归旧谷,应龙飞雨过前峰。
分持皂盖歌千骑,入冠黄扉禄万钟。
一见高吟重兴感,清名长在木阴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首句“山家门径锁寒松”,以“寒松”象征着山居环境的清冷与坚韧,暗示了居住者的超然脱俗。接着,“更向烟萝第几重”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深邃幽静的氛围,仿佛引导读者深入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世界。
“幽鸟啼花归旧谷,应龙飞雨过前峰”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幽谷中的鸟儿欢快地啼鸣,花朵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古老故事。而“应龙飞雨过前峰”则以神话般的元素增添了诗作的浪漫色彩,龙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寓意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或启示。
接下来,“分持皂盖歌千骑,入冠黄扉禄万钟”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官场的景象,与前面的隐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里通过“皂盖”、“千骑”、“黄扉”、“禄万钟”等词语,展现了权力与财富的象征,但诗人并未直接批判或赞美,而是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对山中生活的回忆之中,或许暗含着对理想与现实、隐逸与入世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最后,“一见高吟重兴感,清名长在木阴浓”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这里的“高吟”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是对诗人自身品格的肯定。而“清名长在木阴浓”则以“木阴”为喻,强调了高尚名声如同树木般长久而深厚,不因时间流逝而褪色,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品质永恒价值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忆昨西台持宪节,金玉当筵识颜色。
每同苑圃赏春花,更与池亭醉秋月。
怜君文雅复能诗,等闲出口皆奇辞。
清音不啻振金石,妙思真如抽茧丝。
一从作牧西川去,食少事烦劳百虑。
漏天湿暗芙蓉城,晴雪光摇紫薇署。
去年听说监文场,六经入手生寒芒。
精神坐耗真可惜,冰魂雪魄成茫茫。
赤虬天上来符吏,知是虚皇徵作记。
空堂永夜冷凄凄,寂寞谁承身后事。
兰台柱史重歔欷,为作祠堂在棘闱。
我亦临风歌楚些,还思化鹤一来归。
百二金汤浮六幕,凭虚如上蓬莱阁。
九州下视不盈眸,何用盘游纵骝骆。
幸分茅土守西方,景行东平为善乐。
金罍有酒谩如泉,燮理浅深随意酌。
中人掖我登云梯,长恐檐头星斗落。
终南泰华献奇峰,万朵芙蓉簇花萼。
有时金碧变云霞,似避吾诗愁律缚。
北辰拱捧望神京,天柱高悬云漠漠。
丹心飞绕紫宸居,恨不当轩展葵藿。
回头有泪洒松楸,雨露寒霜感丘壑。
龙蟠虎踞本天成,马鬣牛眠欣有托。
浩歌穹壤不胜情,歌罢清风起寥廓。
坐听佩响落珊珊,恍惚仙人下黄鹤。
天地固不老,吾人安可常。
今者如不乐,逝者忽以亡。
矧兹隆盛世,四海称大康。
吾藩静无事,辅臣能赞襄。
散人荷天宠,贵富守一方。
台池与山水,登临足徜徉。
名花落又闻,好鸟鸣且翔。
黄奶助滋味,朱弦和宫商。
我生何庆幸,逸乐殊未央。
载歌咏天保,终身感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