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催晴,残阳还在,柳阴深处。
红衰绿减,争倩春幡遮护。
流莺低诉韶华换,问此日、东风谁主。
纵江南芳草,还生那省,踏青情绪。吹远。愁何许。
奈不见春归,怎教春住。春词谁读。新声空忆金缕。
断肠烟景分明在,更梦落、梨花一树。
自冷淡,向银篝,怯伴帘栊薄暮。
细雨催晴,残阳还在,柳阴深处。
红衰绿减,争倩春幡遮护。
流莺低诉韶华换,问此日、东风谁主。
纵江南芳草,还生那省,踏青情绪。吹远。愁何许。
奈不见春归,怎教春住。春词谁读。新声空忆金缕。
断肠烟景分明在,更梦落、梨花一树。
自冷淡,向银篝,怯伴帘栊薄暮。
这首清代词人江瑛的《月下笛·送春柬秋玉》细腻地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秋天将至的景象,充满了伤感与怀旧之情。"细雨催晴,残阳还在,柳阴深处",描绘出雨后天晴的场景,夕阳余晖映照在柳树下,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红衰绿减,争倩春幡遮护",写出了花朵凋零,春风无力的情状,仿佛春幡也无法留住春光。
"流莺低诉韶华换,问此日、东风谁主",以黄莺的鸣叫表达时光流转,不知东风还能否主宰春天。"纵江南芳草,还生那省,踏青情绪",表达了对江南春草的怀念,以及对踏青活动的失落感。
"吹远。愁何许",词人感叹春愁无处不在,"奈不见春归,怎教春住",直接抒发对春去的无奈和挽留之情。"春词谁读。新声空忆金缕",借春词和旧曲寄托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断肠烟景分明在,更梦落、梨花一树",通过梦境中的梨花,进一步渲染离别之苦。最后,"自冷淡,向银篝,怯伴帘栊薄暮",词人独自面对银白色的篝火,感受到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表达了深深的秋意袭来时的落寞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对未来的淡淡期待,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太行西来势如翔,两崖忽断纷开张。
中间沃衍散耕牧,至今风俗馀陶唐。
白岩嶕峣森立玉,疑贮白云千万斛。
又疑天山雪不消,六月悬崖挂飞瀑。
长松矹硉偃虬龙,磐石坐送孤飞鸿。
朝看白岩横,暮看白岩纵。
幅巾芒屦长松下,白岩处处长相逢。
一朝还为苍生起,坐镇留都惟隐几。
江东烟树晚重重,回首白岩云万里。
苻坚入寇不须惊,隐然人倚如长城。
围棋似是谢安石,断靷谁为郭子横。
只将忠赤佐天子,不管白璧来青蝇。
青蝇青蝇何为哉,我思白岩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