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滉漾晨霜薄,马度石桥人未觉。
滔滔流水去无声,月轮正挂天西角。
千村万落荒鸡鸣,大车小车相间行。
停鞭立尽杨柳影,孤鸿灭没青山横。
阑干滉漾晨霜薄,马度石桥人未觉。
滔滔流水去无声,月轮正挂天西角。
千村万落荒鸡鸣,大车小车相间行。
停鞭立尽杨柳影,孤鸿灭没青山横。
这首元代诗人尹廷高的《卢沟晓月》描绘了一幅清晨郊野的宁静画面。首句“阑干滉漾晨霜薄”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霜轻如纱的早晨,栏杆上似乎还留有淡淡的霜痕,水面微波荡漾,气氛清冷。接着,“马度石桥人未觉”,马蹄声悄然,行人尚未醒来,石桥静默,显得格外寂静。
“滔滔流水去无声”进一步渲染了流水的静谧,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只有月轮挂在天边西角,增添了神秘和寂寥的氛围。随着夜色渐退,远处传来“千村万落荒鸡鸣”,乡村的清晨开始苏醒,大车小车交错而过,显示出生活的气息。
最后一句“停鞭立尽杨柳影,孤鸿灭没青山横”,描绘出旅人停下马鞭,沉浸在杨柳树下的阴影中,望着孤鸿消失在远方的青山之间,画面富有诗意,寓含着淡淡的离别之情或旅途的孤独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卢沟晓月下的乡村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壁秋虫叹。向孤灯、重门静掩,听残更箭。
百辈时交休说起,略略山移物换。
便各自、兽离禽散。
十事九场都一样,悔年来、不著孤游论。
差看破,世情半漫漫长夜何当旦。
待安排、一丘黄土,埋头盖面。
水复山穷谁料得,直道而今还见。
纵万死、也都无怨。
何况青蝇能作吊,只瞻韩、未展平生愿。
算此是,平生恨。
二月相逢后。正见凉秋篱豆。玉阶前几日,长苔绣。
艳影交飞,略比春前瘦。无酒无花候。
莫更兜人,有些离恨迤逗。闲幔消长昼。
漫道诗情依旧。薄罗歌扇冷,舞裙皱。
桂小香寒,怎似牡丹双宿。晴日金钗溜。
为报西风,尽他罗袖消受。
有千丝、闲边情绪,楼高倚遍无语。
添衣移枕何曾是,气候错晴疑雨。愁伫立。
尽思遍天涯,没个伤心侣。■■■■。■■■■■,■■■■,■■■何许。曾游路。
小柳鹅黄能舞。停车看日初午。
渡江马影圆于笠,诗与淡云来去。回首处。
只几簇轻花,簸向风墙暮。江南倦旅。
算病过蝉残,魂消雁早,总被相思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