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防番》
《防番》全文
清 / 李若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界未标铜柱,疆曾划土牛。

犬羊区异类,糜鹿信同俦。

奈有髑髅癖,能无性命忧。

抽藤与伐木,莫浪越山头。

(0)
鉴赏

这首诗《防番》是清代诗人李若琳所作,通过其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边防的紧张氛围和对安全的深切忧虑。

首句“界未标铜柱”,以“铜柱”象征边界标志,暗示边境线尚未明确划定,可能存在着领土争议或边界模糊的问题。接着,“疆曾划土牛”则进一步描述了过去曾经尝试划分疆域,但并未形成稳固的边界线,显示出边界的不确定性和历史上的冲突。

“犬羊区异类,糜鹿信同俦”两句运用比喻,将不同民族或文化背景的人群比作“犬羊”和“糜鹿”,形象地描绘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界限和差异。同时,也隐含着对和谐共处的渴望,以及对因差异而引发冲突的担忧。

“奈有髑髅癖,能无性命忧”表达了对生命安全的深深忧虑。髑髅癖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对死亡或暴力的恐惧和厌恶,强调了在边防地区生活的人们时刻面临着生命安全的威胁。

最后,“抽藤与伐木,莫浪越山头”则是对如何维护边防安全的具体建议。这里的“抽藤”和“伐木”可能是隐喻,意指清除障碍、加强防御,而“莫浪越山头”则告诫人们不要轻率越过边界,强调了边防纪律和警戒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清代边疆地区的复杂局势和人们对国家安全的深刻关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警示性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边防问题的深切思考和忧虑。

作者介绍

李若琳
朝代:清

李若琳,字淇筼,贵州开州(今重庆开县)人。举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五月二十九日,以漳浦知县署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曾任噶玛兰厅员,负责清釐地亩工作。十八年(1838)正月二十四日卸任,补澎湖通判。
猜你喜欢

过淮河有感

淮水清,河水黄,出山偶尔同异乡。

排空卷雪势莫当,随风逐浪庸何伤。

东流入海殊不恶,万里同行有清浊。

(0)

补阙歌

钱塘三日风雨急,古铜夜光飞霹雳。

是知神物出人间,犹带吴宫土花碧。

玉桥素练悬银河,支机女儿飞凤梭。

虾须风软乱纤影,春水日晴生潮波。

破窗冷砚留不得,零落江南酒家客。

狂歌索酒仰面歇,误击红筹唾壶裂。

何人进入蓬莱宫,银屏碧幕珠帘重。

此生补阙亦何用,玉龙泻水流芙蓉。

(0)

五松平

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

(0)

过鲁港驿和贯酸斋题壁

吴姬水调新腔改,马上郎君好风采。

玉郎一去春草深,谩有狂名满江海。

歌诗呼酒江上亭,墨花飞雨江不晴。

江风吹破蛾眉月,我亦东南西北征。

(0)

题三教啜醋图

吾儒风味格坚顽,二氏而今亦慕酸。

涓滴沾濡已如此,鼻容三斗故应难。

(0)

题姑射乘龙图

姑射仙人昔住山,乘龙飞去几时还。

只知尧舜如陶铸,不道声名堕世间。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