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规遥指日西衔,扶醉何须笑老馋。
惟有心常飞海峤,更无人为检春衫。
长堤拾翠笼金勒,远水拖蓝挂锦帆。
归去复谁相絮问,茜窗空听燕呢喃。
半规遥指日西衔,扶醉何须笑老馋。
惟有心常飞海峤,更无人为检春衫。
长堤拾翠笼金勒,远水拖蓝挂锦帆。
归去复谁相絮问,茜窗空听燕呢喃。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首联“半规遥指日西衔,扶醉何须笑老馋”以夕阳西下之景起笔,暗喻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但诗人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似乎在笑对岁月的馈赠,不因年华老去而感到遗憾。颔联“惟有心常飞海峤,更无人为检春衫”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追求,心如飞鸟,向往远方,渴望自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似乎无人能理解或陪伴他追寻心中的梦想。
颈联“长堤拾翠笼金勒,远水拖蓝挂锦帆”转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长堤上有人骑马拾翠,远处的水面则映衬着蓝天和挂着锦帆的船只,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活力。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尾联“归去复谁相絮问,茜窗空听燕呢喃”则在美景之中融入了一丝淡淡的忧愁。诗人独自归来,身边似乎少了陪伴与交流的对象,只能在红窗前倾听燕子的呢喃声,这既是对孤独的感慨,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由以及内心世界的思考与感悟。
文溪似秋浦,窈窕湛寒玉。
天净波平一鉴开,倒影金华千仞绿。
人家多住溪东西,飞栋辉煌接华屋。
疏槐杨柳荫当门,翠荇红蕖悦心目。
康氏楼居更萧爽,雕栏百尺凌云上。
仙姥峰高望欲齐,状元洲近平如掌。
词翁酒客屡招寻,吹竹弹丝共欢赏。
风物清华入吟啸,阛阓喧嚣断轮鞅。
忆昔总角初常游溪之涯,拆竿坐石堪垂钓,临水提筐逢浣纱。
朅来忽复四十载,漂泊不归双鬓华。
天涯往往闻逸兴,邂逅题诗徒自嗟。
岂不闻宋朝曾孝子,三子科名相继起。
连篇文采动公卿,文溪之名自兹始。
今人何必非古人,珍重贻谋在经史。
他年若绾银黄来,仰视高楼耀闾里。
《题康氏临清楼》【明·杨士奇】文溪似秋浦,窈窕湛寒玉。天净波平一鉴开,倒影金华千仞绿。人家多住溪东西,飞栋辉煌接华屋。疏槐杨柳荫当门,翠荇红蕖悦心目。康氏楼居更萧爽,雕栏百尺凌云上。仙姥峰高望欲齐,状元洲近平如掌。词翁酒客屡招寻,吹竹弹丝共欢赏。风物清华入吟啸,阛阓喧嚣断轮鞅。忆昔总角初常游溪之涯,拆竿坐石堪垂钓,临水提筐逢浣纱。朅来忽复四十载,漂泊不归双鬓华。天涯往往闻逸兴,邂逅题诗徒自嗟。岂不闻宋朝曾孝子,三子科名相继起。连篇文采动公卿,文溪之名自兹始。今人何必非古人,珍重贻谋在经史。他年若绾银黄来,仰视高楼耀闾里。
https://shici.929r.com/shici/iEyMdGXm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