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相院》
《法相院》全文
宋 / 束长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解鞍得枕画堂空,万虑消沉午梦中。

莫说红尘飞白日,且从绿竹借清风。

壁排琬琰诗无敌,殿锁丹青笔有功。

又触炎蒸出门去,此生真愧坐禅翁。

(0)
鉴赏

这首宋朝束长孺的《法相院》,描绘了一位僧人于法相院内静修的场景。首句“解鞍得枕画堂空”,生动地展现了僧人卸下尘世重负,得以在空旷的殿堂内安眠的情景,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万虑消沉午梦中”进一步强调了僧人通过午睡来清除杂念,达到心灵的平静。

“莫说红尘飞白日”一句,以“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和忙碌,而“白日”则比喻时间的流逝。这句话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应被外界的喧嚣所影响,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修行。接下来,“且从绿竹借清风”则通过借绿竹之风,象征着寻求自然界的宁静与清凉,进一步深化了僧人追求内心平和的主题。

“壁排琬琰诗无敌,殿锁丹青笔有功”两句,赞美了法相院内的艺术氛围,琬琰指的是美玉,这里用来形容墙壁上悬挂的精美诗篇;殿锁丹青,则是说殿堂内珍藏的绘画作品,皆为艺术杰作。这两句不仅展示了法相院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僧人对艺术美的欣赏与追求。

最后,“又触炎蒸出门去,此生真愧坐禅翁”表达了僧人面对炎热天气时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未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修行的自责。这句话既体现了僧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接受,也流露出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在法相院内寻求心灵平静与艺术修养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束长孺
朝代:宋

束长孺,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三)。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为宣德郎充陕西路提举学事司管勾文字(《金石萃编》卷一四三)。
猜你喜欢

次韵和石末元帅见赠二首·其二

元戎玉帐拥旌麾,武略文韬并出奇。

构厦可堪无大匠,安邦曾见活危棋。

此时山斗归民望,他日龙螭简帝思。

我辈迂狂垂世务,趍风执御更何疑。

(0)

又用前韵·其二

西风吹面雨霏微,片片浮云水上依。

鸿雁群翔营口实,凫鹥对立惜毛衣。

关河惨烈时将晚,原野萧条叶自飞。

惭愧江湖一萍梗,厌听咿轧响邻机。

(0)

杂题四首·其二

几杖琴尊共一丘,燕归巢近午香篝。

游丝不挂山人眼,直趁东风入别楼。

(0)

九日感伤

常年九日倍悲秋,况在长涂独倚楼。

手种白杨何处是,头簪黄菊此生休。

悠悠岁月祇添老,靡靡湖山已倦游。

只有思亲双泪眼,寒江忍付水东流。

(0)

和陶渊明杂诗·其一

大钧播万类,飘忽如风尘。

为物在世中,倏焉成我身。

弟兄与妻子,于前定何亲。

生同屋室处,死与丘山邻。

彼苍无私力,宵尽已复晨。

独有路旁堠,长阅往来人。

(0)

泛西湖舟中作

夙负海岳志,缅怀西湖名。

蹉跎去玄发,邂逅徵素情。

驿鞚依岸息,画舫漾波轻。

前睇苏堤绕,旁窥葛岭横。

恋结处士祠,悲缠忠将茔。

兴繁赏屡失,境变魂愈惊。

雉堞见新筑,翚甍失旧营。

空馀歌舞地,讵闻箫管声。

顾余文墨吏,遑知治乱情。

人隐虽未弭,客怀聊暂清。

一动群生念,咄咄何时平?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