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两见莆阳子,皂帽青筇去复回。
眼底流年三十许,脚跟行路几千来。
未知世事真能忘,初得家书不肯开。
若问江门何所见,两涯春雨长青苔。
秋风两见莆阳子,皂帽青筇去复回。
眼底流年三十许,脚跟行路几千来。
未知世事真能忘,初得家书不肯开。
若问江门何所见,两涯春雨长青苔。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献章的作品《与陈聪》,通过对秋风中与友人莆阳子的重逢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经历的感慨。首句"秋风两见莆阳子"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多次在秋风中相遇,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岁月的流转。"皂帽青筇去复回"描绘了友人朴素的装束和他们行走江湖的生活状态。
"眼底流年三十许,脚跟行路几千来"这两句,诗人通过自身的视角,感慨岁月如梭,自己已近而立之年,且走过漫长的道路,暗示了人生的沧桑和旅途的艰辛。"未知世事真能忘,初得家书不肯开"则揭示了诗人虽然历经世事,但仍难以割舍对家的思念,收到家书时犹豫不决,不愿拆阅,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若问江门何所见,两涯春雨长青苔"以景结情,想象在江门之地,即使春雨绵绵,两岸青苔依旧,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世界。
浴水雕翎,眠纱绣羽,天然宜在沧洲。
翠被馀声,凉宵陡顿惊秋。
妖姿不共流年谢,带睡魂、飞上枝头。
任烟波,多少凄凉,分付轻鸥。金英浓露才收。
误芰荷翻雨,□梦悠悠。陶令归来,十分芳意谁酬。
惜花长是招花恼,况动人、名字风流。
黯销凝,添得东篱,一段闲愁。
有妫之后,国于陈、庆流苗裔。
还世有、异人閒出,簪缨不替。
别派中分汾水右,英灵吸尽姑山气。
看凤麟、来应太平期,为佳瑞。都未展,经邦志。
医与卜,浑馀事。把活人手段,此中聊试。
德义不孤朋友乐,田园粗了儿孙计。
有鬓丝、禅榻老生涯,栖心地。
时平无用经纶手。且閒把文章、和欧九。
天气湛清秋,便无限、山明水秀。
留客饮,但愿尊中有酒。鸱夷到处须亲负。
寻山鸟山花、好朋友。
尘世自薰莸,抱瑶英、与君同嗅。
西风外,归去长拖布袖。
凤凰箫。新声远度兰桡。
漾东风、湖光十里,参差绿港红桥。
暖云蘸、郁金衫色,晴烟抹、翡翠裙腰。
罨画名园,闹红芳榭,蒲葵亭畔彩绳摇。
满鸳甃、落英堪藉,犹作殢人娇。
渍罗袂、莫揉痕退,生怕香销。
忆当年、尊前扇底,多情冶叶倡条。
浴兰女、隔花偷盼,修禊客、临水相招。
旧约寻欢,新声换谱,三生梦里可怜宵。
从留得、楝花寒在,啼鴂已无聊。
江南恨、越王台下,几度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