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仙石诗》
《刘仙石诗》全文
宋 / 孙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

谁知刘越石,便是洞天门。

变化终□测,神仙未易论。

后人采扣处,白石又黄昏。

(0)
注释
珍重:重视,珍视。
标:标注,揭示。
刘越石:历史人物,可能指刘琨,字越石,东晋名臣。
洞天门:道教中指隐秘的仙境入口。
变化:事物的转变或变动。
测:推测,测量。
神仙:神话传说中的超自然生物。
后人:后代的人。
白石: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纯洁或清白。
黄昏:一天结束时的傍晚。
翻译
重视并研究古代的历史,儒家伦理永远流传。
谁能想到刘越石,竟然是通往仙境的大门。
世间万物的变化难以揣测,神仙的世界难以评说。
后人探寻其中奥秘,每当黄昏时分,白石山又笼罩在寂静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迈的作品,名为《刘仙石诗》。从内容来看,这首诗主要颂扬了刘越石这一人物,以及他所代表的道教文化和神秘色彩。

“珍重标前史,名教万古存。”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与维护,强调某种教诲或思想的长久价值和重要性。这里的“标前史”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典范或者记载,而“名教”则是指有名的、被认可的教导或学说。

“谁知刘越石,便是洞天门。”这一句揭示了诗中的核心意象——将刘越石比作通往仙境的门户。这不仅表明刘越石的地位,更隐含着他可能是一位道教修炼者或者与神仙世界有所关联的人物。

“变化终□测,神仙未易论。”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宇宙万象的不断变迁,而“终□测”则是说这些变化难以捉摸和预测。后半句“神仙未易论”意味着对于神仙或者修炼成仙之事,人们难以轻易下断语。

最后两句,“后人采扣处,白石又黄昏。”这是在描绘后来追随者在寻找灵感或真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里的“白石”与“黄昏”构成了一个既有光明也有阴暗并存的意象,可能代表了求道之路上的艰辛与复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刘越石的颂扬,表达了一种对道教神秘主义和追求不朽生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孙迈对于知识、历史传统以及精神修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作者介绍

孙迈
朝代:宋

孙迈,太祖乾德元年(九六三)授赤县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以太常博士知扬州,次年改知池州(《骑省集》卷二六《崇道宫碑铭》)。至道间知江州(《庐山记》卷二)。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挽使相傅忠简

中原文献旧,四世炜相传。
节操生来异,勋名晚更全。
方哦卫武什,遽止太丘年。
竟郁经纶志,苍黔敢扣天。

(0)

挽吴太夫人

蚤出勋名裔,中年历险巇。
事姑追孝妇,教子作儒师。
狱为平反喜,金缘赈贷施。
鱼轩归去后,两郡几人悲。

(0)

往溪源祈雨赓李司法韵

欲见高田翻{禾罢}稏,不辞廿里陟崎岖。
早禾已失三之一,便雨还能救得无。

(0)

西桥玩月

一月那知几日明,望舒端正对佳晴。
池台跬步城无禁,纵病何能不动情。

(0)

谢何茂才惠诗

雅思追期正始音,若将掷地定成金。
年来尘土双侵鬓,赖有清诗时一吟。

(0)

延平呈潘王二丈

小楼中峙万峰环,正值青螺取巧间。
坐待清风送明月,等闲高枕对溪山。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