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岁除日》
《和岁除日》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年三万六千刻,玉漏唯馀十二时。

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uìchú
sòng / méiyáochén

niánsānwànliùqiānlòuwéishíèrshí

duōshuíhuìcányīnquánshǎonéngzhī

jīngyánmàogǎinàichánrǎnrǎnchí

wànguómíngcháoxīnsuìdōngfēngjiùchūn

翻译
一年之中有三万六千个时刻,玉制的漏壶只剩下十二个时辰。
过去的时光痛苦漫长,又有谁会珍惜,剩下的阴暗时光虽然稀少,却更能察觉到它的流逝。
渐渐感到容貌在改变,无法抵挡月亮缓缓西沉的景象。
全世界在明天的新年里庆祝,春风依然吹动着新年旗帜。
注释
一年:指整年时间。
三万六千刻:古代计时单位,一刻等于15分钟。
玉漏:古代计时器,用玉制成。
十二时: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去日:过去的时光。
苦多:形容时间漫长且痛苦。
会:理解,体会。
残阴:剩余的阴暗时光。
颜貌:面容。
徐徐:慢慢。
乌蟾:指月亮。
冉冉驰:缓缓移动。
万国:全世界。
明朝:明天。
贺新岁:庆祝新年。
东风:春风。
春旗:春天的旗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岁除日》,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年时光的流转,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一年三万六千刻”,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密集与短暂,而“玉漏唯馀十二时”则暗示了时间的有序与有限。诗人感慨“去日苦多谁会惜,残阴全少颇能知”,揭示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光阴易逝的深刻认识。

“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两句,通过人的容貌变化和月亮的移动,进一步强调了时光如梭,岁月无情。最后,“万国明朝贺新岁,东风依旧入春旗”描绘了新年的到来,尽管人事更迭,但春天的到来和新岁的庆祝依然如期而至,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时间的细腻描绘,寓含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浓厚的生活哲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三秋桐

愿托朱弦写细吟,祇妨秋后有哀音。

栖鸾昨去谁为伴,别鹤空弹思不禁。

脆薄暗知寒到早,凋残时恐爨来侵。

无端夜月浮清影,照见庭阶促暮砧。

(0)

寿张五岭丈人

丈人一石已陶然,更加五斗亦垂涎。

不须拔剑击曲士,便可即封拜酒泉。

长柄鸬鹚堪度活,高丘糟檗好夤缘。

人生要择几良友,清者圣人浊者贤。

(0)

题五羊驿壁

驿舍千年几阅人,恰同流水度行津。

谁家不作蘧庐梦,若个能消马足尘。

地注贪泉饶异味,天开瘴海有晴春。

空劳梅萼从先折,得似犀珠索寄频。

(0)

雨夕同叶敛之论诗赋赠·其三

敝帚知何用,屠龙讵可酬。

祇应供独玩,未得向人投。

只字堪枯眼,微言合点头。

幽斋风雨夕,落笔见千秋。

(0)

送曾苍岩座师出都门·其四

紫气从何驻,仙牛早渡关。

世人多白眼,吾道付青山。

北海犹风懦,西铭可订顽。

诗书今汗漫,得暇手重删。

(0)

赠水云丈人

丈人失姓字,家世混渔樵。

雨后投竿饵,归山种药苗。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