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兵》
《兵》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太平无战阵,汉卒久生骄。

金甲不曾擐,犀弓应自调。

嗟为燎原火,终作覆巢枭。

若使威刑立,三军岂敢嚣。

(0)
注释
战阵:战场。
骄:骄傲。
擐:穿戴。
犀弓:犀牛角弓。
调:调整。
燎原火:蔓延的大火。
覆巢枭:自取灭亡的恶鸟。
威刑:严明的军纪。
嚣:放肆喧哗。
翻译
天下太平没有战争,汉朝士兵长久安逸滋生骄傲。
他们从未穿戴金甲,犀牛角制成的弓箭也无人去调整。
感叹他们像烈火蔓延,最终却成了自取灭亡的恶鸟。
如果严明的军纪得以确立,全军将士怎敢放肆喧哗。
鉴赏

这首诗名为《兵》,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平时期士兵的状态。首句“太平无战阵”表达了社会安宁,没有战争的背景,士兵们因此长期生活在安逸之中。然而,这种长久的和平并未让他们保持警惕和军事训练,“金甲不曾擐,犀弓应自调”暗指他们疏于穿戴铠甲和调整武器,暗示了潜在的懈怠。

接下来的两句“嗟为燎原火,终作覆巢枭”运用比喻,将士兵比作可能引发灾难的火源,一旦形势变化,他们将如同覆巢之鸟,面临灭顶之灾。诗人警示,如果不能及时建立威严的军纪,军队的骄纵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最后两句“若使威刑立,三军岂敢嚣”强调了纪律和惩罚对于维护军队秩序的重要性,如果严格执法,那么整个军队都不会再嚣张跋扈。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时期的放纵与战时的危机,表达了对军队管理和纪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二二五

执指为月枉施功,一处明时两处通。

月形兼指无交涉,十方刹海性含融。

(0)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九

世人住处我不住,布施生天终陷坠。

灵光独耀更无馀,未达凡夫开眼睡。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一

周匝无馀不著言,未离竺国意光圆。

廓然无圣谁饶舌,万古腾辉世莫传。

(0)

颂十玄谈·其六玄机

迥出三乘不假修,别传一句普天收。

扬眉早是相轻忽,妙得无心了便休。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一相无相分第九

兰那行自周,空手把锄头。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0)

野外即事

春暮仓庚鸣,农家语堪听。

雨旸不违时,麦高桑叶青。

烹豚酌清酒,庙中谢神灵。

田蚕杯珓好,欢声动林坰。

祭罢各分散,群鸟啄馀腥。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