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
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
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
安知矫翼鸥,岂类断尾鸡。
性同而质殊,何必庄指齐。
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
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
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
安知矫翼鸥,岂类断尾鸡。
性同而质殊,何必庄指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端式归漳州》,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端式的赞赏和对其品格的肯定。首句“来居天王都”,描绘了端式来到京城的场景,暗示其身份的尊贵;然而诗人关注的是他的内心世界,“常梦苦竹溪”,暗指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两句,高度赞扬了端式的品格,他如同高僧般超脱世俗,不为物质所迷惑,保持着内心的纯净。接下来通过“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这一生动比喻,将端式比作海燕,即使身处华丽的环境,仍不忘本,坚持自我。
“安知矫翼鸥,岂类断尾鸡”进一步强调了端式的与众不同,他像翱翔的鸥鸟,而非被束缚的家禽,展现出自由自在的个性。最后,“性同而质殊,何必庄指齐”点明,尽管他们性格相似,但本质上却截然不同,不必强求一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赞美了端式超凡脱俗的品质和坚定的个性,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朋友坚守自我、追求理想生活的期许。
知一先生胸如日,直从造化窥灵根。
加纩不忧身且去,方忧吾道蓁其门。
校勘理气授冢嗣,双瞑浩浩归九原。
兹念固已达浑沌,下通万亿剖篱藩。
匪修匪證匪克悟,纷纷离析愧支言。
冢嗣孝廉真大孝,号天踊地昼为昏。
先生有神应注瞩,绵绵道脉绳绳孙。
张君孝亲孝以道,理气不裂孔颜存。
我学愦愦赖发觉,他年寸地夜可暾。
东风入上阑,众草靡靡绿。
有客远行游,倚舟河水曲。
河水深且长,帆樯千里瞩。
金陵佳丽都,洵美多旧俗。
石渠对图史,吏隐谐所欲。
奈何卑栖子,风尘独踯躅。
缘木谅难工,积薪空自束。
极眺远行云,愿作双黄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