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火长为患,呼僮且卖瓜。
不辞停浊酒,正尔醉流霞。
却热频添凌,承尘为笼纱。
青门尚酣战,莫问故侯家。
膏火长为患,呼僮且卖瓜。
不辞停浊酒,正尔醉流霞。
却热频添凌,承尘为笼纱。
青门尚酣战,莫问故侯家。
这首诗《食瓜(其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章炳麟所作,描绘了夏日食瓜消暑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哲思。
首句“膏火长为患”,以“膏火”比喻炎热的夏日,形象地表达了夏季酷热难耐的感受,引出下文对解暑之物——西瓜的渴望与寻找。
“呼僮且卖瓜”,诗人唤来仆人,准备售卖西瓜,既体现了生活的忙碌,也暗示了西瓜在炎夏中的珍贵与受欢迎。
“不辞停浊酒,正尔醉流霞”,诗人虽有浊酒相伴,但更愿意享受西瓜带来的清凉与甘甜,仿佛在流霞中沉醉,表达了对夏日消暑之物的极度喜爱和满足。
“却热频添凌,承尘为笼纱”,描述了西瓜在解暑的同时,还能带来凉爽,甚至在炎热的环境中增添了一丝凉意。承尘,即屋顶,诗人想象着在西瓜的覆盖下,整个空间都变得凉爽宜人,如同笼纱一般轻柔。
“青门尚酣战,莫问故侯家”,青门,古代长安城的东门,这里借指繁华的市井。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热闹的市场中,人们仍在尽情享受西瓜带来的清凉,无需去关注那些过去贵族的宅邸,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里人们对于解暑食物的渴望与满足,以及对简单生活乐趣的追求,充满了生活哲学的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