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藜弗充虚,厚味乃酖毒。
荐稿岂润榻,芒剌生重褥。
怡旷易处心,牢笼苦烦促。
原兽走索群,山禽鸣待旭。
遐想尘虑涤,长歌振林曲。
羹藜弗充虚,厚味乃酖毒。
荐稿岂润榻,芒剌生重褥。
怡旷易处心,牢笼苦烦促。
原兽走索群,山禽鸣待旭。
遐想尘虑涤,长歌振林曲。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开篇“羹藜弗充虚,厚味乃酖毒”,以食物的贫乏与丰富的诱惑形成对比,暗示了物质追求与精神满足之间的矛盾。接着,“荐稿岂润榻,芒剌生重褥”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通过床铺的舒适与刺痛的对比,表达了在看似安逸的生活中隐藏着的不快与痛苦。
“怡旷易处心,牢笼苦烦促”则揭示了心灵的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冲突,以及在繁忙与宁静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原兽走索群,山禽鸣待旭”的描绘,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节奏融入思考,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
最后,“遐想尘虑涤,长歌振林曲”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忧虑,通过歌唱释放内心情感的愿望,追求心灵的净化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反思。
孤云去来无常踪,流水曲折无定容。
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
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
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
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
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
我方处世知铅舂,自知冠冕久不工。
愿言香火他日同,二老会当林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