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洞霄山中》
《游洞霄山中》全文
宋 / 陈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白日黄尘客路迷,偶寻幽事入烟扉。

云行翠岫鹤争舞,月落青林人未归。

自喜身心无世系,愿从岩谷谢朝衣。

祥光洞口仙题在,读罢令人悟昨非。

(0)
注释
白日:白天。
黄尘:尘土。
客路:行人的道路。
迷:迷失。
幽事:幽静的事情。
烟扉:竹篱笆门。
云行:白云飘动。
翠岫:青翠的山峦。
鹤争舞:鹤儿翩翩起舞。
月落:月亮落下。
青林:青翠的树林。
未归:还未回来。
身心:身心。
世系:世俗的牵绊。
岩谷:山林。
朝衣:官服,指尘世官职。
祥光:吉祥的光芒。
洞口:洞穴入口。
仙题:仙人的题字。
悟昨非:领悟过去的错误。
翻译
白天尘土飞扬的路上行人迷失方向,偶尔寻找幽静的事物进入竹篱笆门。
白云缭绕在青翠的山峦间,鹤儿翩翩起舞;月亮落下,但人还未归。
我欣喜自己身心没有世俗的牵绊,希望能辞去尘世官职,在山林中过隐居生活。
洞口有祥瑞之光,仙人留下的题字在那里,读完后让人领悟到过去的错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律在繁忙的尘世生活中,偶然间寻觅到一处宁静的洞霄山中,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与超脱。首句"白日黄尘客路迷"形象地写出尘世的纷扰,而"偶寻幽事入烟扉"则显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意外发现的欣喜。

"云行翠岫鹤争舞"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翩翩起舞的仙鹤,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超然与自由。"月落青林人未归"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沉浸于山林之中的忘我状态。

"自喜身心无世系"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的喜悦,他愿意在这山林之中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愿从岩谷谢朝衣"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依恋。

最后两句"祥光洞口仙题在,读罢令人悟昨非",点明洞霄山中的祥光和仙题让诗人反思过去的生活,领悟到过去的执着并非正道,从而获得内心的解脱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历洞霄山的体验,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律
朝代:宋

陈律,字宗礼,政和(今属福建)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一五)。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知连江县(民国《连江县志》卷一二)。政和七年(一一一七)知龙溪县。民国《政和县志》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答董希傅潘少功雷震夫黄元光四子

青毡何但布衣看,尺素情深老鹖冠。

搴向汀洲怀薜荔,献从阊阖愧琅玕。

归舟竹桨三江远,寄驿梅花万里寒。

莫羡枚皋犹侍从,自怜衰鬓在长安。

(0)

送程别驾子白赴平乐

考牧功初奏,弯弧志出群。

官犹劳郡倅,誓欲扫边氛。

白羽秋摇月,青油暮捲云。

泽深临贺水,威傍伏波军。

坐啸堪资画,谈兵蚤策勋。

城开诸洞伏,山拥九疑分。

铜鼓多欢宴,匏笙实饱闻。

敢轻程不识,看尔报明君。

(0)

刘太守玄湖别业十九首·其十一茶汀

卜居天门下,置园顾渚山。

茶灶支泉侧,夕待樵人还。

(0)

闻三弟酒禅阁成

和歌曾傍酒人游,不为攒眉入社愁。

堪笑吾家癯叔子,禅时犹号醉乡侯。

(0)

送傅惟忠

汴堤疏柳拂征鞍,十载逢君尚鹖冠。

射虎陇西工饮羽,连鳌海上老持竿。

赋成片札淩云起,气结双钩照斗寒。

白首谈兵传介子,汉家还待斩楼兰。

(0)

泰山四首·其三日观峰

一出金门奉紫泥,孤灯日观听仙鸡。

君看东海扶桑影,高照长安玉殿西。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