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聊为梁父吟,忧时空郁杞人心。
凄凄霜露催黄菊,浩浩烟波聚绿林。
忍见颓城围破屋,愁闻哀角杂寒砧。
醉乡别有清平界,好向中山古洞寻。
抱膝聊为梁父吟,忧时空郁杞人心。
凄凄霜露催黄菊,浩浩烟波聚绿林。
忍见颓城围破屋,愁闻哀角杂寒砧。
醉乡别有清平界,好向中山古洞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庚午九日病足愁坐贞元毓庭过酌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抱膝聊为梁父吟,忧时空郁杞人心”以“梁父吟”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愤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同时,“杞人”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焦虑不安。
颔联“凄凄霜露催黄菊,浩浩烟波聚绿林”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霜露、黄菊、烟波、绿林,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也暗喻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颈联“忍见颓城围破屋,愁闻哀角杂寒砧”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思。颓城、破屋、哀角、寒砧,这些具体的场景和声音,直接指向了战乱、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尾联“醉乡别有清平界,好向中山古洞寻”则透露出诗人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在现实的苦难面前,诗人渴望找到一个精神的避风港,无论是通过饮酒忘忧,还是遁入山洞寻求心灵的宁静,都表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明代晚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雪拥蓝关,云横秦岭,马头道路迷茫。
几回翘首,何处是家乡。
欲革当时弊政,摅忠荩、罄沥肝肠。
谁知道,一封奏入,万里贬潮阳。
伤心牢落处,形孤影只,地远天长。
幸道逢孙姓,有意相将。
早悟花间诗意,免教□、至此仓皇。
频分付,瘴江落日,吾骨好收藏。
垂垂冻碧。对翠尊酒冷,香堕吟席。
石火光阴,花谢花开,何郎自恋江国。
看花白发人还在,懒谱入、东风瑶笛。
只绮窗、一树多情,伴得旧时词客。
坛坫今推祭酒,梦痕认画里,襟调清逸。
月淡黄昏,鹤瘦苔枯,我共心耽幽寂。
空山福分原非易,恨却污、春明尘色。
待那时、翠翼啁啾,更卜岁寒消息。
洞庭珍味。唤起愁千里。
万颗晓霜余,记当时、小园秋霁。
玉织分露,半醉对黄花,惊昨梦,渺前欢,岁月如弹指。
天涯牢落,无计论心事。
冉冉驿尘红,尚依然,袭人芳气。
帕罗轻护,不忍破金苞,香簌簌,露霏霏,总是相思泪。
桂香浮绿酒。持杯邀月,何愁佳友。
欲写秋光,钝笔近来如帚。
空对珠宫贝阙,恍夜色、明于晴昼。休忆旧。
人情节意,年年同否。
浪走紫陌红尘,笑底用腰间,印金悬斗。
鹭约鸥盟,江上怪余应久。
便有拿云好手,向此夕、何妨深袖。沉醉后。
忘却镜中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