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高阁矗云端,此日登临眼界宽。
归雁远从云外落,好山留向雪中看。
径荒苔藓埋陈迹,地僻梅花耐早寒。
湖上风光无限好,一声长笛倚阑干。
峨峨高阁矗云端,此日登临眼界宽。
归雁远从云外落,好山留向雪中看。
径荒苔藓埋陈迹,地僻梅花耐早寒。
湖上风光无限好,一声长笛倚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季登临燕云阁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峨峨高阁矗云端,此日登临眼界宽”开篇即展现出燕云阁的雄伟气势,仿佛与天相接,登高望远,视野开阔,引人入胜。
颔联“归雁远从云外落,好山留向雪中看”运用对比手法,远处归雁与近处好山,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归雁从云层深处缓缓降落,好山则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更加醒目,两者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颈联“径荒苔藓埋陈迹,地僻梅花耐早寒”转而描写路径与梅花,通过“荒径”、“苔藓”、“陈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古朴的氛围。而“地僻梅花耐早寒”则点明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韧品格,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赏和向往。
尾联“湖上风光无限好,一声长笛倚阑干”收束全诗,将目光转向湖面,强调了湖光山色的美好。而“一声长笛倚阑干”则以悠扬的笛声作为结语,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天意亡隋日,人心启圣年。
顺时兴义卒,拨乱起戎旃。
群盗犹蜂蚁,妖星尚属联。
既教龙战野,须见血成川。
睿算无遗策,神功亦有权。
王寻徒百万,光武只三千。
海静鲸鲵死,云开日月悬。
讲兵将耀德,猎渭本搜贤。
向阙皆锵玉,临关罢控弦。
大炉销剑戟,鸿泽荡腥膻。
太祖恩尧禅,神孙受禹传。
宫车悲未已,陵树蔼苍然。
岳立青冥外,虬蟠白水边。
乾坤资王气,岩壑拥晴烟。
虞舜曾南狩,轩辕亦上仙。
断髯无复见,空拜鼎湖前。
天纵韩公愈,才为出世英。
言前风自正,笔下意先萌。
尘土曾无迹,波澜不可名。
词高碑益显,疏直事终明。
片段随冰释,丝毫入镜清。
文雕玉玺重,诗织锦梭轻。
别得春王旨,深沿《大雅》情。
穷奇开蜀道,诡俗哭秦坑。
骥逸终难袭,雕蹲力更生。
谁当死后者,别为破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