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聘儒侄秋试》
《送聘儒侄秋试》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

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

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

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pìnzhíqiūshì
sòng / yuánshuōyǒu

yuèlíngcháwànqiūchéngfēngjùnyàoáotóu

jiāliánjīnzhōu

juéjǐnglìngjiējiǔrènshàndāozhōngjiànjīnniú

guānjiězhēnxiāngyǒuzhìyìngdāngwànhóu

注释
灵槎:古代神话中的木筏,象征着仙人的交通工具。
遨头:指追求卓越,处于领先地位。
儒级:比喻儒家学派的地位或学问层次。
济巨舟:比喻成就大事,驾驭大局面。
九仞:极言深度,比喻事情进行到关键时刻。
善刀:比喻技艺纯熟,如同好的刀工在完成作品后会保养好刀。
真相误:指隐藏的真实面目被误解。
万户侯:古代官职,位高权重,这里比喻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翻译
八月时分乘坐着灵巧的木筏,踏上万里秋色的旅程,乘风破浪,追求卓越。
我家世代已经登上了儒家的阶梯,你的学业如今应该能承载大船航行。
挖掘井水不要半途而废,即使九仞深也要坚持到底,技艺精湛自然能看见整体的牛形。
儒生的帽子怎能掩盖真实面目?有志之人应当有像万户侯般的远大抱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为他的儒侄参加秋试所作的赠别诗。诗中表达了对侄子的鼓励和期望。"八月灵槎万里秋"描绘了秋季八月,寓意着学子的旅程将如灵巧的木筏般跨越万里,充满希望。"乘风得隽要遨头"鼓励侄子把握机遇,勇往直前,取得佳绩。

"吾家连已跻儒级"暗示家族世代书香门第,侄子已有良好的学术基础。"汝业今宜济巨舟"进一步强调侄子应凭借现有的学识去应对更大的挑战,如同驾驭大船破浪前行。"掘井莫令嗟九仞"告诫他做事不可半途而废,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持到底。

"善刀终自见全牛"引用《庄子》中的典故,意指侄子在学业上要像磨砺好刀一样,不断提升自己,最终能熟练掌握知识,游刃有余。"儒冠岂解真相误"提醒侄子,虽然儒生的帽子象征学问,但不能因此迷失自我,要有真才实学。

最后两句"有志应当万户侯"寄寓了对侄子的期许,鼓励他要有远大志向,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如同古代封侯的英雄一般。整首诗充满了激励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后辈的关爱和对教育的重视。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次韵洪尉·其一

书生一何愚,出与世纷敌。

眇哉朱两轓,强名二千石。

于世竟无补,苒苒老已逼。

归寻紫阳人,独速钓寒碧。

(0)

十月三日秀亭二首·其一

天怜迟莫与清閒,閒上高山看远山。

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场肯复左轮殷。

千争万竞尘埃里,古恨今愁莽苍间。

□□谁来问诗叟,应输老树识苍颜。

(0)

野庙

金甲朱衣画壁昏,军声不到暂开门。

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

(0)

感伤

家国伤冰泮,妻孥叹陆沉。

半生遭万劫,一落下千寻。

各任汝曹命,那知吾辈心。

人谁无骨肉,恨与海俱深。

(0)

无有所求歌

无所求,摆落人间万事休。

有所求,安养衰年乐圣猷。

不愿竹木林内隐,不愿莲花社里收。

愿在清平仁寿域,含华守素得优游。

(0)

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