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来湖外临行与叔易奕而胜得铜炉制作精古爱之常置几案间感物怀人为赋此诗》
《余来湖外临行与叔易奕而胜得铜炉制作精古爱之常置几案间感物怀人为赋此诗》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古制精巧后莫拟,何年著此形模伟。

状为神兽践脩虺,蜿蜒脊胁奠厥趾。

犀兕一角昂其鼻,胸腹空洞口哆侈。

关机开阖如投匦,葭灰养火焚沈水。

霏微牙吻烟云起,提携爱玩置燕几。

慱山篆鼎讵可比,一枰何日刷前耻。

满轩风月人千里,清香一炷愁如洗。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余来湖外临行与叔易奕而胜得铜炉制作精古爱之常置几案间感物怀人为赋此诗》。诗中描述了一件古董铜炉的精致与独特之处,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件物品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人赞美了铜炉的精巧设计和宏伟形态,称其为“古制精巧后莫拟”,暗示其在古代工艺中的卓越地位。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铜炉的外观特征:它被塑造成一种神秘的神兽形象,脊背蜿蜒,脚趾稳固,鼻部高耸,胸部空洞,口部张大,仿佛能喷出烟云。这种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铜炉的立体形象。

诗人进一步提到,铜炉的内部结构复杂,如同机关般巧妙,可以开启和关闭,内部可能还设有加热装置,如投匦(一种古代的投信容器)和葭灰养火(利用葭灰作为燃料)。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铜炉的功能性,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对这件铜炉的个人情感,将其视为珍爱之物,经常置于书桌旁,享受其带来的香气和美感。他甚至将铜炉与博山篆鼎相比较,后者是古代的一种香炉,以此强调铜炉的独特价值。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铜炉的深沉情感,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他想象着在满室风月的夜晚,独自一人面对铜炉,感受其散发的清香,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古物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体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件古董铜炉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夜坐吟二章示内子·其一

寒衣在典不可赎,赤手思炊米无宿。

我心如棘君首蓬,相对吞声抵悲哭。

一更月落江云低,二更屋角乌鸦啼。

三更沈沈不得睡,窗纸飒飒风凄凄。

北风凄凄,飘女吹我。孤灯依依,百无一可。

我且击剑女且歌,那复钳唇学瘖哑?

(0)

登锁山二章·其一

天堑削万仞,海城包一丸。

援依无唇齿,回薄有烟澜。

绝岛通商易,孤军恃守难。

振风淩上垒,指顾得三韩。

(0)

自浃江抵滃洲舟中得五绝句·其二

东霍昏瞢西霍冥,大游?紫小游青。

楼船十丈轻同叶,出峡龙风未使停。

(0)

到家四章·其二

欲慰亲心怡,加饭努吾力。

回首见病妻,牵儿出帷侧。

如何憔悴容,竟非昨所忆。

双眉颦不舒,知尔怨深抑。

睨我身上衣,昏澹有尘色。

如忘亲在前,低头手相拭。

阿妹依母边,蓬妆未梳饰。

谓兄行路劳,劳当暂眠息。

(0)

企喻歌八章·其八

企喻复企喻,新人不知故。

新人一尺罗,故人一疋布。

(0)

泊露筋庙

凉月下藤萝,荒祠向石坡。

野莲风已落,原草露犹多。

水静鱼张乐,天空鸟避罗。

凄凄今夜泊,倦客感如何?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