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耕读轩》
《题耕读轩》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古风

出处既莫同,趣舍亦云异。

君子适其宜,穷达归一致。

世荣吾岂薄,先业非可弃。

复恐素心违,蹇迹同颠踬。

耕田食吾力,读书乐吾志。

欣欣一家亲,朝夕寡忧虑。

俯仰苟自得,外慕奚足嗜。

鹿门非求安,南阳岂忘世。

古人不可见,唯将古心契。

(0)
鉴赏

这首诗《题耕读轩》由明代诗人王绂创作,展现了诗人对耕读生活的深刻感悟与追求。诗中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选择的理解与尊重,强调了个人价值与内心满足的重要性。

首句“出处既莫同,趣舍亦云异”,开篇即点明了人各有志,生活方式和追求各不相同。接着,“君子适其宜,穷达归一致”则进一步阐述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君子都能顺应时势,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穷困或显达都不影响其本质。

“世荣吾岂薄,先业非可弃”表明诗人对于社会荣誉的态度,并非轻视,而是认为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初心和传统。接下来的“复恐素心违,蹇迹同颠踬”则表达了诗人担心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可能会失去本真,陷入困境。

“耕田食吾力,读书乐吾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耕读生活,通过劳动获取食物,通过阅读获得精神的愉悦。这不仅是对物质与精神双重追求的体现,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欣欣一家亲,朝夕寡忧虑”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家庭生活画面,强调了与家人共处的幸福与满足感,以及日常生活的简单快乐。

“俯仰苟自得,外慕奚足嗜”则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认为只要内心感到满足,外界的赞誉或追求都不足为虑,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鹿门非求安,南阳岂忘世”引用古代隐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向往隐逸生活,但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实现。

“古人不可见,唯将古心契”则表达了对古代贤哲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与他们心灵相通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追求。

综上所述,《题耕读轩》不仅是一首对耕读生活的赞美诗,更是一首深思人生的哲理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内心平和、简单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银杯联句

新成此银杯,亟与佳客饮。

咸称量不及,共讶深何甚。

蛤唇自妙斲,菊瓣特精锓。

器容见弘度,制美出高品。

周流爱危擎,传观劳谛审。

巨哉真强呼,陶然方觅寝。

将酌更濯泉,欲劝先敛衽。

莫嫌鱼菜薄,须念风日凛。

载浮乃不辞,言归还数禀。

酌难壁弃馀,逊若袖翻沈。

呈筵已起畏,到口先生噤。

子其俟能者,藏诸姑袭锦。

(0)

漫兴四首·其三

老眼昏花懒看书,犹将朱墨校虫鱼。

闲心自是难抛得,抛得闲心便有余。

(0)

春园杂诗四首·其四

病来无力与春争,看尽花开草又生。

莫道东君不识面,旧红新绿也关情。

(0)

读汉史

绿囊方底殿屏东,密使潜书昼夜通。

落尽仙桃春不管,更教双燕舞西风。

(0)

西湖曲五首·其四

草碧明沙际,霜红试雨初。

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

(0)

春兴八首·其一

柳丝花片满芳洲,长为溪山感旧游。

急雨过窗醒短梦,惊风入树搅离愁。

归帆欲挂三江水,病脚难登百尺楼。

老去不知春兴减,向来一月罢梳头。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