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街南百亩池,碧莲花影倒参差。
偶同人去红尘外,正值僧归落照时。
万事已为春弃置,百忧须赖酒医治。
殷勤待取前峰月,更倚阑干弄钓丝。
走马街南百亩池,碧莲花影倒参差。
偶同人去红尘外,正值僧归落照时。
万事已为春弃置,百忧须赖酒医治。
殷勤待取前峰月,更倚阑干弄钓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华州的一处名胜之地——飞泉亭,与朋友同游。开篇便以“走马街南百亩池”设定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一片宁静与辽阔。接下来,“碧莲花影倒参差”则描绘出夏日荷塘的美丽景致,碧绿的荷叶和荷花在水面上交织成错落有致的图案。
“偶同人去红尘外,正值僧归落照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逃离世俗纷扰,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之美。这里的“红尘”指的是尘世间的喧嚣,而“僧归落照时”则是在夕阳西下时分,僧侣们也开始返回寺庙,这一幕增添了一份淡定与超脱。
“万事已为春弃置,百忧须赖酒医治”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诗人似乎在说,无论世间多少纷争与烦恼,在春天的面前都变得不重要了。至于心中的忧虑,则需要借助美酒来调剂,这里流露出一丝豁达的人生哲学。
最后,“殷勤待取前峰月,更倚阑干弄钓丝”则是在夜幕降临之时,诗人对明月的向往,以及在栏杆旁边玩弄着鱼竿上的钓丝,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享受,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的从容与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华州飞泉亭一日游历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他超脱尘世、豁达人生的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