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问明月。谱江山、谁堪赋就,美人花月。
除是沉香人醉后,曾记愁心与月。
吟不了、晓风残月。
今夜琼楼悬玉镜,有金尊檀板酬佳月。
香盈斗,烟笼月。残霞断续关山月。
雾迷漫、角声鸿影,寒沙卷月。
几处琐窗眉黛敛,几处流黄待月。
更几处、纤纤掬月。
莫道无云清万里,看悲欢离合千家月。
吾长啸,问明月。
长啸问明月。谱江山、谁堪赋就,美人花月。
除是沉香人醉后,曾记愁心与月。
吟不了、晓风残月。
今夜琼楼悬玉镜,有金尊檀板酬佳月。
香盈斗,烟笼月。残霞断续关山月。
雾迷漫、角声鸿影,寒沙卷月。
几处琐窗眉黛敛,几处流黄待月。
更几处、纤纤掬月。
莫道无云清万里,看悲欢离合千家月。
吾长啸,问明月。
此词《贺新凉·中秋见有以月为韵者,谩赋》由清代词人顾贞立创作,以中秋之月为主题,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月的深情与感慨。
开篇“长啸问明月”,词人以一声长啸引出对月的思考,仿佛在与明月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谱江山、谁堪赋就,美人花月”一句,将江山美景、美人芳华与月下花影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动人的月下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除是沉香人醉后,曾记愁心与月”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月与人心相连,暗示月能寄托人的愁思与情感,即使在沉醉之时,月也能成为心灵的伴侣。接下来,“吟不了、晓风残月”则描绘了一幅晨风拂过,月色渐淡的画面,表达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今夜琼楼悬玉镜,有金尊檀板酬佳月”两句,以琼楼玉镜比喻月光下的美景,金尊檀板则是宴会中的器物,此处借以形容中秋之夜的盛宴,月光下欢聚一堂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香盈斗,烟笼月。残霞断续关山月。雾迷漫、角声鸿影,寒沙卷月”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多种景象:香气弥漫、烟雾缭绕的月色,残霞与月光交织的景色,雾气中角声与鸿影的交错,以及寒沙上被月光照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凄美的意境。
“几处琐窗眉黛敛,几处流黄待月。更几处、纤纤掬月”则描绘了不同地点的人们对月的不同情感:有的敛眉等待,有的期待月光的照耀,还有的轻轻捧起月光,表达了人们对月的深深依恋与渴望。
最后,“莫道无云清万里,看悲欢离合千家月。吾长啸,问明月”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豁达与超脱的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也要像明月一样,清静无为,照亮人间。词人以长啸结束,似乎在与明月进行着心灵的交流,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之夜月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中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