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憧憧有许忙,直从虚市到毬场。
宝珠似得于佗冢,卉服疑来自越裳。
鬓雪难勾小儿队,眼花休发少年狂。
几时游女归蚕织,勿学施朱与约黄。
冠盖憧憧有许忙,直从虚市到毬场。
宝珠似得于佗冢,卉服疑来自越裳。
鬓雪难勾小儿队,眼花休发少年狂。
几时游女归蚕织,勿学施朱与约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市集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市井生活的观察,反映出社会上层建筑的奢侈与下层人民的辛勤。"冠盖憧憧有许忙"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街市中人们头戴华丽冠帽、衣着光鲜服饰的繁忙场景,而"直从虚市到毬场"则扩展了这种繁华的范围,从空无一物的市场到纷争不断的球场。接下来的两句"宝珠似得于佗冢,卉服疑来自越裳",通过对贵重宝石和精美衣饰的描述,暗示这些奢侈品可能来源于古墓或是远方异国。
然而,在这一切繁华之中,也不乏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描绘。"鬓雪难勾小儿队"表明年迈老人也参与了这种劳作,而"眼花休发少年狂"则警示年轻人不要因贪图虚幻的繁华而迷失方向。
最后两句"几时游女归蚕织,勿学施朱与约黄",诗人呼吁那些流连忘返于市集中的女子应及时返回纺织劳作,不要效仿那些贪图享乐之辈,如施粥和约法两位富商。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平民生活的同情与期待。
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繁华市集与普通百姓的辛勤劳作巧妙地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