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公祈雨感应用陈申公韵赋诗为谢》
《宝公祈雨感应用陈申公韵赋诗为谢》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膴原龟坼暮春时,夹路炉薰共祷祠。

唤起云头千嶂涌,飞来雨脚万丝垂。

无情梅坞犹红绽,有意秧田尽绿滋。

大施门开须满愿,愿均此施匝天涯。

(0)
注释
膴原:肥沃的土地。
龟坼:土地龟裂。
暮春时:春天末期。
炉薰:香炉中升起的熏烟。
祷祠:祭祀祈福。
云头:云彩顶端。
千嶂:千座山峰。
雨脚:雨滴。
万丝垂:万缕丝线般下垂。
无情:无情感。
梅坞:梅树林。
红绽:盛开。
秧田:稻田。
绿滋:绿色生长。
大施门:大施舍之门。
须满愿:必须满足愿望。
此施:这种恩赐。
匝天涯:遍布天涯海角。
翻译
肥沃的土地在暮春时节龟裂,沿途香炉烟雾缭绕祭祀祈福。
呼唤云彩翻腾,如千座山峰涌起,细雨如万缕丝线垂落。
无情感的梅林依然红花盛开,有心的稻田则满是绿色生机。
大施舍之门敞开,希望满足所有的愿望,愿这恩惠遍布天涯海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宝公祈雨感应用陈申公韵赋诗为谢》。诗中描绘了春天干旱时节,人们在祭祀祈雨的场景。"膴原龟坼"形象地写出大地干裂的情景,"夹路炉薰共祷祠"则展示了百姓对雨水的渴望和对神灵的虔诚。接下来的两句"唤起云头千嶂涌,飞来雨脚万丝垂"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乌云翻滚比作千峰涌动,细雨如丝形容为雨脚垂落,展现了祈雨仪式后期待降雨的心情。

诗人接着写到"无情梅坞犹红绽,有意秧田尽绿滋",即使干旱,梅花依然绽放,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而秧田因雨水滋润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最后两句"大施门开须满愿,愿均此施匝天涯"表达了对宝公祈雨成功的感激,希望这场雨能普降天下,满足所有人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祈雨的场景,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人的情感和对丰收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琴曲歌辞·履霜操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
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儿在中野,以宿以处。
四无人声,谁与儿语。
儿寒何衣,儿饥何食。
儿行于野,履霜以足。
母生众儿,有母怜之。
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0)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见寄开

来朝当路日,承诏改辕时。
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
暖风抽宿麦,清雨卷归旗。
赖寄新珠玉,长吟慰我思。

(0)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

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
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
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湜也困公安,不自闲穷年。
枉智思掎抚,粪壤污秽岂有臧。
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
虫鱼沸相嚼,日夜不得闲。
我初往观之,其后益不观。
观之乱我意,不如不观完。
用将济诸人,舍得业孔颜。
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

(0)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北湖

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
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0)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荷池

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
未谙鸣摵摵,那似卷翻翻。

(0)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花岛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