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延平津》
《经延平津》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昔人双宝剑,经此化神物。

晋室已寥寥,剑光犹未没。

红缠斗牛气,黑漾蛟龙窟。

千里一寒流,驰波向溟渤。

玄化窅莫测,沴气闭复开。

有时潭水止,白日飞云雷。

伊余探灵异,狂歌负奇怀。

回船向明月,浩荡秋风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宝剑在历史变迁中的神奇变化,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诗人以“昔人双宝剑”开篇,引出宝剑的非凡之处,继而描述晋室衰微,但宝剑之光依然不灭,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不朽。

接着,诗人通过“红缠斗牛气,黑漾蛟龙窟”两句,运用色彩和神话元素,生动地描绘了宝剑光芒的壮丽景象,仿佛能与天上的斗牛星相辉映,深邃的黑色则如同蛟龙的洞穴,展现出宝剑神秘的力量。

“千里一寒流,驰波向溟渤”则进一步渲染了宝剑光芒的广阔影响,如同千里之水汇聚成寒流,最终奔腾向大海,寓意着宝剑精神的深远传播。

“玄化窅莫测,沴气闭复开”两句,表达了宝剑所蕴含的玄妙力量,既能够封闭邪恶之气,又能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开启,显示了其对世间善恶的调节作用。

最后,“有时潭水止,白日飞云雷”描绘了宝剑光芒在特定时刻的惊人显现,仿佛潭水平静之时,白日也能飞起云雷,形象地展现了宝剑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震撼力。

诗人借宝剑之物,抒发了自己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伊余探灵异,狂歌负奇怀”表达了诗人对神秘事物的追求和对独特情感的释放。“回船向明月,浩荡秋风杯”则以浪漫的场景结束,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自由与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宝剑这一象征物,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哲学和情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双槐轩

我来何所事,日卧双槐间。

槐颠群鸦噪,日夕望巢还。

幽独易生感,况复西风寒。

芳园渐摇落,鸣虫凄夜阑。

仰视天边月,三五正团团。

明月几回圆,归思邈云端。

遥怜儿女忆,望月起长叹。

(0)

登雅州城楼·其一

雉堞嵯峨矗素雯,登临豪兴百寮分。

滩声不厌喧终古,山色从来媚夕曛。

洛沫异源同赴海,蔡蒙高处独干云。

圣朝声教原无外,偶为筹边誓六军。

(0)

城西晚眺

日暮临高堞,江城返照中。

暝烟生远岫,秋水送孤篷。

岸迥芦花白,林疏柿叶红。

晚山钟磬发,惆怅下西风。

(0)

平定回部凯歌·其二

妖星堕地响如雷,风卷阴云万里开。

边月高高天似水,捷书一夜过轮台。

(0)

吊于忠肃公墓

甲光鳞鳞白日惨,土木之变人丧胆。

举朝缩颈占天星,力排众议公独敢。

根本一动大势去,言南迁者吾当斩。

此是乾坤何等时,安危乃以一身支。

威行片纸出军府,千里万里风霆驰。

摧残大敌定社稷,金瓯无缺天子归。

天子归来群小昵,亨等意耳辨奚益。

不惜身随天柱倾,自有奇勋贯金石。

呜呼,先知其柱,朕心怜其忠,崇祠嶪嶪铭旌功。

祇今穹碑蚀残龙凤字,犹来披榛剥藓寻幽宫帝。

三台山下悲风起,翁仲无言石麟峙。

回首栖霞一样冤,湖南湖北风烟昏。

(0)

钟岭早行

旅馆夜凄清,村鸡唤晓行。

山寒风有力,霜重叶闻声。

仆仆山川意,悠悠天地情。

今年余几日,犹自滞归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