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蓦山溪》
《蓦山溪》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词  词牌: 蓦山溪

新正初破,三五银蟾满。

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

楼台上下,歌管咽春风,驾香轮,停宝马,只待金乌晚。

帝城今夜,罗绮谁为伴。

应卜紫姑神,问归期、相思望断。

天涯情绪,对酒且开颜,春宵短。春寒浅。

莫待金杯暖。

(0)
翻译
新年刚开始,明亮的月亮如银盘满盈。
纤细的手指在香罗上染色,剪出红莲花,花开满城。
楼阁内外,歌声乐声随春风回荡,乘坐华丽的车轮,停靠宝马,只等夕阳西下。
今晚的京城,又有谁与华服丽人共度呢?
或许会占卜紫姑神,询问归期,只因思念绵长。
身处远方的人,借酒排遣愁绪,夜晚春寒料峭。
切勿等到酒杯温暖,时光已逝去。
注释
新正:新年正月。
三五:十五,指满月。
银蟾:明亮的月亮。
纤手:纤细的手指。
罗:丝织品。
剪红莲:剪裁红色莲花图案。
金乌:太阳的别称,此处指夕阳。
帝城:京城。
紫姑神:古代习俗中的一种神灵,常用于占卜。
春宵:春天的夜晚。
金杯:泛指精致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名为《蓦山溪》,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诗中描绘了新年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愉之情。"新正初破,三五银蟾满"描绘了元宵节明亮的月光,"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则形象地展现了人们用红色装饰来庆祝节日的场景,楼台歌管声声,气氛热烈。接下来的"驾香轮,停宝马,只待金乌晚",写出了贵族们在月下驰骋宝马、欣赏美景的情景。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帝都之夜的孤独与思念,"帝城今夜,罗绮谁为伴",暗示了繁华背后人们的孤独情感。"应卜紫姑神,问归期、相思望断"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最后,诗人以"天涯情绪,对酒且开颜,春宵短。春寒浅。莫待金杯暖"收尾,劝慰人们在短暂的春夜里,尽管春寒料峭,也要借酒驱散愁绪,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元宵节的热闹与帝都夜晚的孤寂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欢乐与哀愁,富有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双松平远图

平原秋晚气萧森,独见双松落翠阴。

舣棹不知何处客,斸苓应是过云林。

(0)

送史郎中潜回京

郎官粉署旧儒绅,暂作皇华出使人。

宝敕才赍来白下,兰舟又棹去通津。

都亭暑退蝉声急,驿路秋高宦况新。

此去故交如问及,樗材无补负皇仁。

(0)

送王文显之任

宰邑之官去,关山几许程。

云边双舄远,江上片帆轻。

落日残蝉路,西风断雁情。

花封明到日,施政在宽平。

(0)

元夕

圣皇御历统万方,梯航奉贽皆来王。

春回喜遇元宵节,晴霄壁月流清光。

六鳌远自沧海出,戴取神山壮京阙。

祥烟瑞霭郁葱茏,峭壁悬崖高崒屼。

空濛苍翠接蓬莱,金莲万斛从天开。

光耀珠宫散奇彩,风回绮树飘香埃。

千门万户欢声起,紫陌香街艳罗绮。

游歌赏玩去复还,熙然玉烛春台里。

云端仙子霞锦裳,乘鸾跨鹤参翱翔。

绛雪蟠桃献万寿,琅玕芝草呈千祥。

是时凤辇出三殿,龙旂翠蕤开宝扇。

伶官奉御奏韶钧,中使传宣列华宴。

宴列彤墀拥百官,百官拜舞朝金鸾。

年年恭侍筵前乐,岁岁永同天下欢。

我皇远超尧舜德,何幸亲逢全盛日。

愿效嵩呼荅圣恩,更祝皇图巩磐石。

(0)

和杜才卿韵

病躯疏散愧非才,只办求田问舍来。

说似幽花应解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0)

戊子春将赴温州杨君谦邀饯于虎丘同集者沈启南韩克赞二老复巾藜杖从子寿椿与朱性甫青袍方巾唐子畏与徐昌国并举子巾服而余与君谦独纱帽相对会凡八人人各为侣适四类不杂

鸟歌当离筵,东风逗微雨。

会合饮中仙,两两各相侣。

二老行纡徐,二妙足高举。

儒袍联尊生,乌纱对宾主。

酒半散林壑,寻诗镂肝腑。

词锋挽落晖,酣战走旁午。

冥搜隘八极,光焰互吞吐。

珠玑落吾手,拾袭谁敢侮。

悠悠大块内,何物不参伍。

嗟余独行迈,弃斥无所与。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