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何须续后开,芝兰胜韵许相陪。
先春莫道无深意,调鼎方知有大才。
南国正宜溪上路,故园长梦竹间台。
骚人不为寻诗句,自爱幽芳特特来。
桃李何须续后开,芝兰胜韵许相陪。
先春莫道无深意,调鼎方知有大才。
南国正宜溪上路,故园长梦竹间台。
骚人不为寻诗句,自爱幽芳特特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席上赋梅》,通过鉴赏,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
“桃李何须续后开,芝兰胜韵许相陪。” 这两句诗意在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不待时机而至的期待与欣赏。桃李是常见的春季花卉,而芝兰则象征高洁和幽香。这里借这些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自然发生、相互陪伴的情趣。
“先春莫道无深意,调鼎方知有大才。” 这两句强调的是早在春意未萌之时,作者便有所感悟和安排,这种超前的思想与布局需要非凡的才能来实现。调鼎,即古代烹饪、调和药材等行当,是需要深厚学识和技艺的工作。
“南国正宜溪上路,故园长梦竹间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南方风光如画的景象,溪水潺潺,古道蜿蜒,故园中的竹丛间或许有着高台。诗人对这南国风光和故园情结进行了深切的描摹。
“骚人不为寻诗句,自爱幽芳特特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个性与文学追求。他不随波逐流去寻找那些常见的诗歌意象,而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趣味,独爱那幽深而特别的风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以及他对于生活、文学创作的独到理解和追求。
垂杨袅东风,桐花醉鸣鸠。
地僻无行人,方塘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