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和张孝祥咏雨》
《满江红.和张孝祥咏雨》全文
清 / 李雯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回首高唐,凉天近、暮云不卷。

白蘋起、金塘嫩绿,细生池馆。

瑟瑟未随平楚尽,珊瑚只共江蓠远。

也不合、阻断木兰舟,青枫岸。游鱼唼,珍珠点。

风柳外,离人畔。做朦胧一幅,潇湘秋怨。

玉润初临金粟纸,绮窗半湿红丝砚。

且题作、夜雨响芭蕉,教他看。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江南的凄美画卷。开篇“回首高唐,凉天近、暮云不卷”,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凉爽而宁静的傍晚,高唐之地的景象在诗人的眼中缓缓展开。接着,“白蘋起、金塘嫩绿,细生池馆”一句,通过白蘋的生长与金塘的嫩绿,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雨后水塘的清新与湿润。

“瑟瑟未随平楚尽,珊瑚只共江蓠远”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物赋予情感,瑟瑟之声仿佛不愿随着秋天的到来而消逝,与远处的珊瑚和江蓠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也不合、阻断木兰舟,青枫岸”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阻隔感,木兰舟与青枫岸的分离,似乎象征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离愁别绪。

“游鱼唼,珍珠点。风柳外,离人畔”几句,通过游鱼的唼喋声与珍珠般的水珠,以及风柳下的离人,将画面的焦点集中在了情感的表达上。珍珠点点不仅描绘了雨后的水珠,也暗喻了离人眼中的泪珠,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

“做朦胧一幅,潇湘秋怨”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将整个画面定格为一幅充满秋意和哀怨的水墨画,让人仿佛能听到潇湘水边的低语和叹息。

最后,“玉润初临金粟纸,绮窗半湿红丝砚”两句,通过玉润的触感与金粟纸的质感,以及半湿的红丝砚,再次强调了雨后环境的湿润与雅致,同时也暗示了文人墨客在此情境下创作的冲动。“且题作、夜雨响芭蕉,教他看”则是对整幅画面的总结,鼓励读者去想象和感受这幅由雨声、芭蕉叶与夜色交织而成的美丽画卷。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对离愁别绪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雯
朝代:清   字:舒章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生辰:1608—1647

(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四十四

四月十五结,虚空遭火爇。

此土与西天,同途不同辙,镇州萝卜并州铁。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十二

一日日,一时时,口如鼻,眼似眉。

左搓芒绳缚鬼子,倒将蒿箭射须弥。

(0)

为张孟劬五十作

相看百岁到中年,子有文章且更贤。

甲历可从修史得,癸尊能助晋觞妍。

北来我为留称祝,上寿天将与静便。

如此春江复相别,藏波无尽各悠然。

(0)

杨岐和尚赞

不会禅,也住院。旨的全无,种田博饭。

大笑接□白云瞎汉,无端带累遍地儿孙。

至今东西不分,南北不辨。

(0)

二祖赞

觅心无处觅,当下便心安。

早知冰是水,两臂定完全。

(0)

端大师

峻峺门庭老末山,清风凛凛固难攀。

古今彼此元无间,只在当人反掌间。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