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桧分行直瓦亭,激泉岩罅骨毛醒。
从来庐阜太行眼,对此须教一样青。
老桧分行直瓦亭,激泉岩罅骨毛醒。
从来庐阜太行眼,对此须教一样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自然与哲理。"老桧分行直瓦亭",开篇即以苍劲古老的桧树引人入胜,其枝条如同天然的廊柱,直达那座简朴的瓦顶亭子。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隐含着岁月沧桑与静谧超脱之意。
"激泉岩罅骨毛醒"一句,则通过泉水在岩石间汹涌、冲击的声音和形象,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岩罅"二字,不仅刻画了山石的坚硬,更让人联想到时间对物质的侵蚀,而"骨毛醒"则如同一幅动人的画面,将泉水的清澈和生命力的觉醒,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从来庐阜太行眼,对此须教一样青",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诗人借用高耸的庐阜与广阔的太行山脉之眼,表达了对大自然永恒不变、超越尘世的赞叹。而最后一句"对此须教一样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如同大自然一般,追求永葆青春、持久生机的深切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永恒与超脱的向往。
垂虹犹是。好招手词仙,吟向烟水。
豪宕结羊裙,尽缠绵、吴丝怨泪。
江春留眼,蓦忆到、雪天环佩。拚醉。
问小蛾、此恨知未。
鸱夷漫怀旧隐,感漂蓬、江郎老矣。
卷里啼鹃,诉与同时青兕。候馆秋芜,戍楼寒吹。
梦醒何世。花共悴。多生枉负英气。
小劫龙华,吹散梦痕,恨碧愁红无数。
寒到凤城,十里珠香,剩有暗尘随步。
清角无端,蓦催起、泪铅如雨。情苦。
剩怨蝶重招,瘦魂如缕。
偏是花叶殷勤,念沧海寒蓬,雁边倦旅。
前度画阑,涴尽垂杨,丝丝怎邀春住。
旧笑新颦,漫惹到、镜屏鹦妒。轻去。
便断影、也随风絮。
澹墨一行秋,迢递梦痕,凄对吟越。
争奈斜风,更回眸成缬。
残照后、汀烟乍洒,暮云边、溪流共折。
怕教飞散,点向荒湾,孤影凉波咽。
蜚腾怜意阻,上林远、寄泪空别。
好语谁传,正江湖天阔。
记书塔、名心都误,怕登楼、乡愁又结。
暗尘难写,付与冷弦弹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