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沧海客,高视翰墨林。
披褐登燕台,悲风吹我襟。
踯躅冠盖间,四顾营知音。
淫思构篇章,一一郢中吟。
交李道益广,救卢义何深。
中怀皎白日,末俗徒黄金。
妻子且不问,况乃腥腐侵。
食胆岂不苦,斯文故难任。
茫茫四海内,独用千古心。
不学蓬蒿士,悠悠空陆沉。
落落沧海客,高视翰墨林。
披褐登燕台,悲风吹我襟。
踯躅冠盖间,四顾营知音。
淫思构篇章,一一郢中吟。
交李道益广,救卢义何深。
中怀皎白日,末俗徒黄金。
妻子且不问,况乃腥腐侵。
食胆岂不苦,斯文故难任。
茫茫四海内,独用千古心。
不学蓬蒿士,悠悠空陆沉。
此诗《五子诗(其一)谢山人榛》由明代诗人徐中行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谢山人榛的形象,他虽身居沧海之滨,却以高远的视野审视着翰墨林中的文人世界。披褐衣而登燕台,面对悲风,内心充满对知音的渴望。在冠盖云集的场合,四处寻找能理解自己深意的人。
谢山人榛的思绪如同郢中吟,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与深刻的思考。他与李道的交往日益广泛,对卢义的救助也极为深切。内心如皎洁的白日,而世俗则被比作徒有其表的黄金。对于家庭的忽视,甚至对腐败的不屑,都体现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食胆岂不苦,斯文故难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坚守文人操守的艰难与痛苦的认识。在广阔的四海之内,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犹如独用千古之心的孤勇者。不似那些随波逐流的蓬蒿士,只是在虚无中沉沦。
整首诗通过谢山人榛的形象,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困境中坚持自我价值的勇气和决心。
爱雪团娇小,开较晚,尽春融。
似麝染沉薰,檀轻粉薄,费尽春工。
绿阴小庭晴画,放绣帘、轻度竹梢风。
待着一天香韵,醉吟留伴诗翁。
洗妆不用露华浓。
玉树湿青葱。
欲细挽柔条,重围锦幄,不放春空。
春残未应多恨,道典型、犹在酒杯中。
何似留芳翠枕,夜深归梦瑶宫。
壮**铁峡,谁设险,劈苍岑。
拥万里风烟,一栓横锁,形胜雄沉。
汉王阳□□□,忆当年、叱驭走**。
半夜邮亭索酒,平明燕市长吟。
追思往事不堪寻。
山色古犹今。
甚三十年来,青云垂翅,素发**。
投闲却教应聘,笑委身、从事老难任。
立遍西风残照,山光翠满疏林。